醫管局計劃推出「大灣區醫生交流計劃」,引入大灣區內地三甲醫院有經驗的醫生來港,與本地醫護合作為市民提供服務。計劃可緩解本港醫護人手不足的問題,減輕公立醫院壓力、提升服務質素,值得肯定,應迅速落實。這個計劃能擺脫既有制度束縛,以對香港有利、對市民有利為出發點和依歸,是一個體現「以結果為目標」解決困難的好開始,這種突破桎梏的思維和模式,也可以應用於其他方面,為破解本港深層次矛盾提供有益嘗試和經驗。

醫管局大會討論及通過一系列措施,包括開創性推出「大灣區醫生交流計劃」。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本港公營醫療長期人手不足,公立醫院醫生佔全港醫生總人數約一半,卻要照顧全港九成病人,公立醫院急診室和專科門診的輪候時間都越來越長。同時,近年公立醫院醫護流失率上升,醫管局主席范鴻齡表示,過去一年全職醫生流失率達7.9%,全職護士流失率逾9%,情況令人憂慮。第五波疫情初期,公立醫院超負荷運作,醫護疲於奔命,更顯示解決公立醫院醫護人手不足問題迫在眉睫。

擴大輸入海外醫生固然是緩解「醫護荒」的途徑之一,但直至本月初,政府公布第二批海外醫生認可資格名單時,暫時僅有兩名海外醫生申請,反應冷淡。在現有制度安排下,要擴大輸入海外醫生的力度,須經過醫委會、立法會等機構審議、通過,遠水難救近火。今次醫管局推出「大灣區醫生交流計劃」,可謂另闢蹊徑,為緩解公立醫院「醫護荒」打開一扇窗。

此次計劃將引入大灣區內地三甲醫院有經驗、有水準醫生來港,包括曾到港支援抗疫的醫生,再交予醫委會審批「有限度註冊」。醫管局主席范鴻齡強調,會堅守兩大原則,包括以病人利益為依歸,需符合兩地法規。計劃初期採用輪替制度,內地醫生來港不超過1年時間,首年5至10人,以後逐漸擴大規模和擴展至其他職系。有本港醫療人員工會亦表示,有限度註冊醫生制度已存在良久,在此基礎上引進不同醫療專才來港工作,合理合法,而且來港的內地醫生參與過抗疫工作,對香港醫療體制比較熟悉,相信可以一定程度緩解公立醫院「醫生荒」的問題。

事實上,在第五波疫情中,內地派出數百名精銳醫護來港支援,都是大灣區內地城市三甲醫院的醫護骨幹。他們既有疫情救治經驗,也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大都熟練掌握粵語英語,醫療水準獲得本地醫護同行肯定。在來港支援的日子裏,內地醫護與本港醫護合作無間,足以證明內地醫護勝任本港公立醫院的醫護工作,可分擔本港醫護的工作壓力。

今次醫管局推出「大灣區醫生交流計劃」,充分體現「以結果為目標」的理念。既然香港要輸入外地優秀醫護,以緩解本港「醫護荒」,一切工作都要以達成目標為依歸。只要符合市民和香港的整體利益,就應打破常規、迎難而上、實現目標。制度過時的,就要修改;制度沒有的,就應按現實需要創制,不能墨守成規。此次計劃亦證明,辦法總比困難多,變則通,通則達。

當下香港需要打開思路、開拓工作的,當然不僅僅限於公營醫療,不少行業都面臨人才短缺等問題,需要通過拆牆鬆綁、另闢蹊徑來探索解決。醫管局此次計劃落實好,相關的經驗就可以推而廣之,為解決各種難題提供可借鏡經驗。

責任編輯: 于丁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