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趙一存 北京報道)中國公安部23日在京發布《2021年中國毒情形勢報告》顯示,目前中國呈現出毒品違法犯罪活動下降、吸毒人數下降、毒品危害下降的良好態勢,現有吸毒人員5年下降42.1%。不過,「金三角」地區仍是中國最主要毒源地,南美地區可卡因向中國走私中轉依然較多,而北美地區大麻向中國輸入大幅增加。報告指,中國受境外毒品滲透、網絡販毒活躍等挑戰,禁毒工作面臨形勢依然嚴峻。

中國公安部23日在京發布《2021年中國毒情形勢報告》。(受訪者供圖)

上述報告顯示,中國通過持續推進「除冰肅毒」專項行動,創新完善全鏈條打擊模式,中國國內製毒活動延續萎縮態勢。2021年全年摧毀制毒窩點123個,繳毒1.2噸,同比分別下降26.4%和89%。規模化制毒活動得到遏制,繳獲毒品公斤級以下的案件70起,佔64.2%,10公斤以上案件6起,佔2.2%,未發生50公斤以上制毒案件。少數省份制毒活動零星偶發,呈現出選址隱蔽、規模小型、分段加工、多點合成等特點。

「中國曆來對毒品違法犯罪採取嚴打高壓態勢,」國家禁毒辦常務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局長梁雲介紹,目前中國呈現出毒品違法犯罪活動下降、吸毒人數下降、毒品危害下降的良好態勢。截至2021年年底,全國範圍內現有吸毒人員148.6萬名,較2016年底下降了42.1%;2021年全國範圍內新發現吸毒人數11.8萬名,較2016年下降了68.9%。過去5年,公安部門開展各類禁毒專項行動,全國範圍內共破獲毒品犯罪案件45.1萬起,毒品違法犯罪案件由2017年的14萬起下降至2021年的5.4萬起。

報告還顯示,2021年全年中國繳獲海洛因、冰毒、氯胺酮等3類濫用人數較多的主流毒品有17.3噸,其中來源境外15.3噸、國內囤積或製造2噸,同比分別下降21.7%和48.2%,分佔繳獲總量的88.6%和11.4%。

不過,中國國內繳毒總量持續下降,但境外毒品仍是中國主要毒源。「金三角」地區仍是中國最主要毒源地。2021年全年繳獲海洛因1.81噸,同比下降52.1%,其中來自「金三角」地區1.78噸、「金新月」地區22公斤,分佔繳獲總量的98.8%和1.2%;繳獲冰毒15噸,同比下降29.3%,其中來自「金三角」地區13.4噸,占繳獲總量的89.3%。

另外,南美地區可卡因向中國走私中轉依然較多。全年繳獲可卡因690公斤,同比上升18.6%,主要來自南美地區,多藏匿在船舶和集裝箱中經中國過境中轉,以大宗案件居多。北美地區大麻向中國輸入大幅增加,全年繳獲境外大麻308.9公斤,同比上升4.5倍,主要來自北美地區,多通過國際郵包量少、次多、分散入境,涉及中國23個省份。

梁雲強調,經過多年努力,中國毒品治理成效明顯,極大減輕了毒品危害,但也必須清醒認識到,當前全球毒品氾濫,國際毒品形勢處於高危風險期,在一些國家已成為難治之症。中國毒品之治與西方毒品之亂形成鮮明對比,但同時也受到境外毒品滲透、網絡涉毒活動活躍等挑戰,禁毒鬥爭仍然複雜和艱巨,禁毒工作任重道遠。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