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敖敏輝)23日,記者從廣州市城市基礎設施發展「十四五」規劃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為推動形成與國際大都市相適應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十四五」期間,廣州將全力推進300項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總投資估算約2.0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十四五」時期計劃投資約9500億元。在交通基礎設施方面,未來3年將加快實施白雲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南沙港區國際通用碼頭、「五主四輔」鐵路客運樞紐等重大項目,推動基本實現粵港澳大灣區「123 出行交通圈」。

廣州將通過建設地鐵、城際鐵路,加強與大灣區各市的互聯互通。(香港文匯網記者 敖敏輝 攝)

推動10條地鐵線建設

廣州市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陳旭介紹,《廣州市城市基礎設施發展「十四五」規劃》(下稱《規劃》)從綜合交通、資源保障、生態環境、安全防護四個方面對城市基礎設施進行了系統性規劃布局,既統籌推動交通、能源、水務等傳統基礎設施,也部署了5G、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在具體實施中,要綜合運用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特許經營,以及公共交通為導向(TOD)和生態環境為導向(EOD)綜合開發等多種方式,積極鼓勵和引導社會投資參與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運營,為各類市場主體依法平等參與基礎設施發展提供機遇。

「十四五」時期,廣州將加強鞏固城市防洪排澇工程體系。圖為近日廣州珠江水倒灌市區。(香港文匯網記者 敖敏輝 攝)

廣州市交通局總工程師鄒小江表示,「十四五」期間,在軌道交通方面,為推動廣州與灣區其他城市互聯互通,廣州正加快推進在建的廣州地鐵11號線等10條地鐵線路,以及新塘經白雲機場至廣州北站項目新塘至機場T2段、廣州東至花都天貴城際、芳村至白雲機場城際等8條城際鐵路,廣州鐵路樞紐新建廣州白雲站(棠溪站)、廣汕鐵路、廣湛鐵路等5個國鐵項目,通過不同層次軌道項目,打造「軌道上的大灣區」。在推進大灣區高快速路網互聯互通方面,廣州將強化珠江口東西兩岸銜接,加快蓮花山通道、獅子洋通道、深中通道建設,謀劃海鷗通道。強化南沙自貿區對中心城區及粵西區域的聯繫,提升南沙港區輻射能力,加快南中高速、黃埔至南沙東部高速建設。

在布局新型基礎設施方面,到2025年,廣州將建成5G基站約8萬座,電力自給率達到50%以上,供水品質和服務邁入全國前列等。

責任編輯: 蔡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