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福利署昨日宣布,將於今年9月1日落實合併長者生活津貼的普通津貼及高額津貼,每月津貼金額將與目前高額津貼的3,915元看齊。圖為街頭休閒的長者。 中通社

(香港文匯報記者 費小燁、張弦)香港特區政府社會福利署昨日宣布,將於今年9月1日落實合併長者生活津貼(長生津)的普通津貼及高額津貼,每月津貼金額將與目前高額津貼的3,915元看齊,意味現時約5萬名正領取2,920元普通津貼的長者,每月可額外獲發995元。長生津合併後,單身長者的資產上限將由現時高額津貼的16.3萬元劃一放寬至37.4萬元,長者夫婦上限則由現時24.7萬元劃一放寬至56.8萬元;每月入息限額則維持不變。有關安排同樣適用於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凡於合併前已正在領取普通津貼的長者,無須提交任何申請,將於今年9月1日起自動獲發較高額的津貼,新申領而合資格的長者也將領取較高額的津貼。有立法會議員指合併後可令長者有益處,但亦有學者指長遠而言,推行社會保險式的退休保障制度可以讓長者更有生活保障。 

長者生活津貼合併一覽

合併普通及高額長者生活津貼,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於2020年1月公布的民生政策新措施之一;行政長官其後在去年的施政報告中宣布將於今年下半年落實合併建議。合併措施藉改革長者生活津貼計劃更有效支援有需要的長者,為他們提供更安穩的退休保障安排。有關措施所需撥款早前獲立法會批准,社署在完成包括調校電腦系統等準備工作後,將於今年9月1日推行合併措施。

領普通津貼長者 每月多收995元

現時普通津貼及高額津貼分別為每月2,920元及3,915元,約5萬名正領取普通津貼的長者將在合併措施實施後每月額外獲發995元。合併後,申領人的每月入息限額維持不變,資產上限則劃一至現時較寬鬆的普通津貼標準。

社署發言人昨日表示,以個人或夫婦名義申請的長者生活津貼是現時最多長者領取的社會保障金額,惠及逾64萬名長者,佔65歲以上人口42%。政府在2013年推出長者生活津貼後持續改進計劃,包括在2017年放寬資產上限,並在2018年推出高額津貼,以及由2020年起擴展計劃以惠及在廣東和福建退休的長者。

計及最新的合併措施,2022至23年度計劃的預算經常開支達314億元,為2017至18年度的實際開支增加超過一倍,較2013至14年度的實際開支更增加超過1.5倍。

發言人表示,本屆政府竭力改善民生,通過行政長官的5份《施政報告》和《施政綱領》/《施政報告附篇》推出近百項福利新措施,社會福利的政府經常開支亦因此由2017至18年度的653億元,大增至2022至23年度的1,118億元。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顏汶羽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訪問時表示,長者生活津貼合併肯定可令部分長者受惠。他指大部分長者退休後都有儲蓄在手,過往可能因為資產上限而只領取普通津貼,今次放寬資產上限可令「本身拿普通額的長者可轉高額拿多點錢。」他續說,自從特區政府之前公布計劃合併後,已有不少長者查詢何時落實,相信如今日期敲定,不少長者都會感到高興。

吳秋北:可鼓勵長者保留更多資產

工聯會會長、立法會議員吳秋北對合併措施表示歡迎,並指現時以資產上限來區分普通和高額津貼並不合理。他指出,長者的資產一般都不能隨便動用,特區政府也應鼓勵長者保留更多資產作為應急之用,尤其是應付緊急的醫療開支,「以資產上限區分普通和高額長者津貼,變相就是鼓勵長者保留較少資產。」

吳秋北舉例指,以單身長者而言,資產上限相差21.1萬元,「每月相差約1,000元(現時普通與高額津貼),一年就是約1.2萬元,單身長者自然有更大誘因把多出的部分花掉,然後每年便可多收1.2萬元,這有違保障長者生活的原意,合併後便可避免上述問題,以鼓勵貧窮長者保留更多資產應付緊急需要。」

學者倡推社保制 完善養老金系統

嶺南大學社會學及社會政策系助理教授歐陽達初表示,合併後可讓部分長者每月增加近千元津貼,絕對是好事。但他同時指出,今次措施並無改變養老金的結構,對財政的可持續性方面可能有影響,「仍然維持入息審查的模式,目前香港稅收做流動資金,當人口老齡化程度高的時候,這個支出相信會是一個大衝擊。」

他建議新一屆政府完善香港的養老金系統,考慮設立一個社會保險式的退休保障制度,由政府、勞、資三方按比例供款,長者無須資產及入息審查均合資格領取。

長者:月多近千元 手頭較鬆動

公布多時的長者生活津貼的普通額及高額津貼合併,終於落實有期,約5萬名現時領取普通額的長者將由今年9月起,每月多領近1,000元,對不少基層長者而言並不算少。現年70歲,與妻子夫婦兩人居於天水圍的許先生正正是受惠者之一,他昨日在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合併的消息對他而言是莫大喜訊,笑言足以「買好多生活用品!」

可買好多生活用品

70歲的許先生與妻子居於天水圍,夫婦倆現時均領取普通額長者生活津貼,得知9月後每月可額外獲發995元,許先生笑到合不攏嘴,非常開心,「派多錢肯定好啦,老人家好慳,九百幾元對我們來說不少,可以買到好多生活用品!」許先生現時在深圳灣口岸從事清潔工作,一直堅拒子女給他家用,只靠積蓄及每月工資兩口子過活,因此平時生活十分節儉,津貼金額提高後「手頭鬆動不少」。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