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陳勇
病毒總是乘隙而入,只要少數人不自律,它便能突破缺口,肆意危害大眾健康。去年12月,兩名國泰空少從美國返港後,違規外出聚餐,第五波疫情從此爆發;近日,部分酒吧違反防疫規定,有的任由酒客脫罩四走,有的放縱酒客勁歌熱舞,酒吧群組隨之接連出現,確診數更於前日破千,為兩個月以來首次。
2020年3月,第二波疫情爆發,特區政府聽從專家意見,推出多項防疫措施及規定,包括限聚令,而市民亦甚為自律,樂於配合,故確診宗數持續下降,至5月更幾乎沒有本地確診個案。同期,歐美多國疫情失控,直至如今人民依然提心吊膽。疫情平穩與否,關鍵之一在於所有市民能否都遵從防疫規定。現時疫情反彈,即使入院人數、重症率和死亡率等指標未有顯著上升,但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預計,按現時上升趨勢,七一前可能日增3000宗——這無疑向我們再次響起警號。
第五波疫情高峰時,本地日增數萬宗個案,感染人數逾百萬,總計奪去九千多名市民的性命,很多店鋪無奈停業,市面一片蕭條。相較於去年疫情平穩的第四季,本地生產總值足足減少760億元,相等於每名市民損失1萬元。幸得中央果斷支援,醫護、物資等源源不絕,隔離設施「多、快、好、省」地落成,令本港有充足武器迎戰病毒,疫情終於放緩,市面漸漸復常。
殷鑑不遠,疫情如再爆發,只會人財兩空。有些人或是無知,或是別有用心,一再散播錯誤思想,稱「防疫規定剝奪自由」。殊不知,這是「見樹不見林」,貌似「剝奪自由」的限制,實則最是保障生命自由,令市民健康,百業穩定經營。為遏制現有疫情苗頭,政府要按實際形勢,重啟行之有效的防疫手段;各位市民亦要一如既往,謹守防疫規定,切忌鬆懈。
在此呼籲市民注重衞生,妥善配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並遵照時間表接種新冠疫苗,以提高免疫力,保護自己及他人。配合政府推出的防疫措施,如使用「安心出行」、疫苗通行證及謹守強檢安排,更合於情、理、法,讓政府有效掌握確診個案,斬斷傳播鏈,並確保個案「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減低傳播及重症風險。
我們應對疫情兩年有餘,累積了不少寶貴經驗和教訓。只要大家都能繼續秉持優秀的公民質素,奉公守法,就能防第六波疫情於未然。
(作者為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民建聯副主席、新社聯理事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