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昨日以72票贊成、5票反對、12票棄權,三讀通過取消強積金對沖的條例草案,是改善本港僱員退休保障的重要里程碑。對取消強積金對沖,勞工界爭取了20年,修例經歷兩屆政府努力,用6年半時間終於「修成正果」,很大程度上是得益於落實「愛國者治港」後,社會、議會恢復理性,合力為民謀福。香港實現由亂到治、由治及興,立法會亦擺脫政爭撕裂、聚焦解決問題,既讓不同界別表達不同訴求,也能從全體港人的共同利益出發解決問題。特區政府應盡快為執行取消對沖的各項工作訂立細則,並且向商界加強推介宣傳,保證安排順利落實。
強積金制度實施21年,對沖安排令全港打工仔被「沖」走近600億元,社會早就要求改變不合理、有違公平的的制度設計。過去兩屆政府多次就取消對沖展開討論,但勞資雙方都無法達成共識,最終擾攘了多年都未能解決。
在完善選舉制度、落實「愛國者治港」之前,攬炒派將取消強積金對沖議題當作撈取政治資本的工具,不斷妖魔化商界和政府,甚至漫天要價,提出一步到位的「全民退保」代替取消強積金對沖,否則寧願不通過、一拍兩散。攬炒派將民生問題政治化、民粹化,導致社會撕裂分化,取消強積金對沖變成燙手山芋,政府即使有心亦無力,根本難以有效推進。
除了取消強積金對沖因政治阻礙而寸步難行外,廣深港高鐵撥款、長者生活津貼、版權條例、醫生註冊條例、港珠澳大橋追加撥款等有利本港經濟民生的政策、措施,都曾淪為攬炒派拉布、角力的籌碼,不少因為攬炒派的狙擊而胎死腹中,部分雖然獲得了通過,但都要經過漫長、激烈的角力才得以通過。議會不能就政策措施進行理性討論,不能提出有建設性的修正,香港發展蹉跎,港人為此付出沉重代價。
反觀今次立法會審議、通過取消強積金對沖,雖然不同界別、不同立場的議員仍對議案有不同取態,部分代表工商界的議員更明確反對,但都能夠保持正常理性討論,議會發揮正常議事功能。最重要反映是在大家表達各自意見之後,能夠順利付諸表決,達成對社會整體有利的結果。以往拉布、流會乃至以暴力手法阻礙法案審議、表決的亂象不復存在。
法案通過後,本港多個主要商會都對結果表示理解,希望政府進一步優化資助計劃,減少企業成本壓力。這反映社會各界恢復理性態度,以市民福祉的大局為重,向持續共同解決問題的方向邁進。新選舉制度給香港帶來新氣象,港人樂見其成。
取消強積金對沖法案通過後,還有很多具體安排要落實。勞工界希望能訂定時間表盡快實施,商界則希望政府能顧及企業承受能力,取得照顧勞工權益和促進工商經濟發展的平衡。特首林鄭月娥表示,政府會全力推進取消對沖的配套安排,包括準備政府資助計劃;在下一個立法年度跟進為僱主設立專項儲蓄戶口以應付日後財政需要的計劃;以及推行廣泛、簡單易明的宣傳,協助僱主更清楚掌握取消對沖的安排及相關配套措施。公眾期望,政府、僱主、僱員繼續攜手合作、互諒互讓,尤其政府多作承擔,將落實對沖的環節化繁為簡,僱主易於執行、僱員早日受惠,共同把取消強積金對沖的好事辦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