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記者 王亞毛、梁少儀)在尖沙咀彌敦道190號、有近90年歷史的三級歷史建築洋樓,去年傳出業主有意拆卸的消息後,有民間團體追查研究發現,這幢戰前建築盛載着一段抗日事跡。當年該地舖被日軍徵用作飯堂,屋主的兒子每日在洋樓天台觀察日軍活動,搜集情報,被漢奸揭發壯烈犧牲。研究團隊建議政府,將「彌敦道190號」重新評級為一級歷史建築,加以保育。

古物古蹟辦事處表示,如有關資料有確實證據支持,並在過去評級時未曾被考慮,獨立的歷史建築評審小組將審閱討論,並向古物諮詢委員會提交建議。屋宇署表示,至今未收到該建築物的拆卸申請。古諮會主席蘇彰德表示,該建築是私人物業,業主取態最關鍵,他知道古蹟辦與業主一直有聯絡,希望任何發展都可「寓保育於發展」。

有關研究由活現香港創辦人陳智遠、考城學社創辦人何尚衡、保育建築師龍文菁、二戰歷史學者蔡耀倫於去年中組成團隊進行,翻查歷史文獻,並透過視像訪問在澳洲的首任屋主劉松娣的後人陳燕萍及其女兒Amy,進行口述歷史。

日軍強徵作官員餐室

團隊昨日公布研究報告表示,美國華僑陳氏家族的劉松娣希望落葉歸根,定居香港後,於1932至1937年間,在彌敦道190號建成一幢四層高的洋樓作為居所,劉松娣在洋樓地舖經營「永青餐室」,是柯士甸道一帶的第一間西式餐廳。二戰爆發,香港淪陷,「永青餐室」在日佔初期遭日軍徵用,成為民政官員用膳的地方,陳家轉為服侍日本民政、總督部官員等食客的傭人。

研究報告稱,「彌敦道190號」當時可眺望進出九龍半島西部水域的日軍船隻,從文獻所知,劉松娣的兩名兒子陳耀南與陳耀芳,自1943年初,借助居所的地理優勢,於天台觀察日軍船隻活動,向英軍服務團提供情報,並且以居所作為基地,協助製造無線電發報器。最終,陳氏兄弟被日軍憲兵部華人密探揭發而犧牲,全家被囚禁和遭受酷刑。

陳智遠表示,「彌敦道190號」成為這段消失歷史的線索,陳氏家族於此的生活,刻畫了日佔時期華人戰時角色的互動,華人們互助求存,在華人憲兵部特務密探間周旋,以至與日軍共處。

古蹟辦:正與業主研究保育方案

「彌敦道190號」於2018年獲評為三級歷史建築,去年三月,業主提交的拆卸圖則取得屋宇署批准。屋宇署昨日回覆大公報查詢表示,至今未收到拆卸的施工同意書申請。

古蹟辦回覆大公報查詢表示,發展局文物保育專員辦事處、古蹟辦一直與「彌敦道190號」業主商討該歷史建築的「寓保育於發展」方案,並正就方案的細節,與業主及相關部門商討。古蹟辦會繼續與業主溝通,務求妥善保育該歷史建築。

古諮會主席蘇彰德昨日向《大公報》表示,有關民間團隊研究報告已在社交媒體發布,他已在「睇緊報告」,相信古蹟辦、「彌敦道190號」業主也收到報告。他形容該建築「而家冇乜危險,相信有啲時間」,希望古蹟辦盡快研究該報告,而業主的取態很重要。

古諮會本周四將舉行會議,他稱若有關於「彌敦道190號」的最新情況,希望可於當日會議上讓古諮會知道。

建築風格|歐美藝術風結合新古典主義

「彌敦道190號」由陳氏家族建於1932至1937年間,現時是尖沙咀區內碩果僅存的戰前洋樓,洋房外觀以「裝飾藝術風格」輔以「新古典主義」的建築元素裝飾,內部空間使用上又近似華南地區的店屋。民間研究團隊研究認為,「彌敦道190號」經歷戰禍和城市急速發展後,現仍保存狀況良好,彌足珍貴。

研究報告表示,建築物面向彌敦道的正立面,採用上世紀20至30年代歐美流行的裝飾藝術風格,正立面頂有三角形山牆,昔日騎樓陽台外的石柱以斜面修角,兩端柱身有堆疊的直紋飾,造工精緻,均是戰前香港民間建築緊貼國際建築潮流的憑證。

樓宇面向柯士甸道的側立面則以新古典主義的建築元素修飾,長廊露台欄杆可見通花圓紋,露台的頂與底及開往露台的門與窗框,都有花線裝飾。正立面以串狀直紋裝飾的騎樓柱內側,有一對類近羅馬多利克柱式的副柱,其騎樓陽台欄杆與其他位置的窗緣,亦分別設新古典主義建築元素的通花圓紋和花線裝飾。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