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曉蓉)於5月上旬通過介紹方式在香港交易所完成雙重主要上市的貝殼,發布了「回港」後的第一份財報。

5月31日,貝殼發布2022年第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貝殼共實現營業收入125億元,同比下降39.4%;GTV(成交額)達5860億元,同比下降45.2%;經調整後凈利潤為2800萬元。

值得注意的是,貝殼的家裝家居業務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長54%,達到8.6億元。

同時,貝殼宣布擬建立股份回購計劃,將在12個月內回購最多10億美元的ADS(美國存托憑證)。該計劃將待公司股東大會的一般性授權獲批後盡快開始進行。

貝殼董事長CEO彭永東表示:「2022年第一季度,貝殼面臨的挑戰主要來自短期各方面的不確定性。隨着市場逐步觸底恢復,『一體』房產交易業務將進一步聚焦切實為消費者和服務者解決問題,關注效益的提升。『兩翼』家裝家居和租賃業務要穩紮穩打『生根』,尤其是在完成聖都家裝的交易之後,融合和快速發展成為全年主題。」

據了解,在2021年末,貝殼曾宣布進行「一體兩翼」戰略升級,打造居住產業數字化服務平台。

「展望未來,我們對『一體兩翼』戰略充滿信心。我們將努力抵禦短期波動,更為重要的是,我們將在『美好居住』這一蓬勃發展的領域持續探索,推動對行業的產業升級,為行業和客戶創造不可取代的價值。」貝殼執行董事、首席財務官徐濤表示。

繼今年4月21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發布新一批「預摘牌」名單及知乎正式回港掛牌上市後,貝殼正式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書。在中概股回港上市分散風險的大趨勢下,貝殼此舉不難理解,但貝殼採取了門檻相對更高的雙重主要上市方式,在不發新股、不對現有股東稀釋的情況下在香港主板上市。

而雙重主要上市的流程與普通的港股IPO無異,門檻相對較高,審核標準和流程也更加嚴格。

業內分析稱,對於投資者來說,貝殼在香港上市地位與美股主體並行,可以為投資者提供更多的交易地點選擇和更靈活的交易時間,有助於引入更多的投資者,使更多熟悉和認可貝殼品牌與服務的消費者成為公司股東,分享公司成長紅利。

責任編輯: 蔡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