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彩載人駱駝仿品(馮雷 攝)

(香港文匯網記者 馮雷 河南報道)小滿已過,芒種將至!中原大地麥浪滾滾。當博物館邂逅麥田,會發生怎樣的故事?一座被稱為「麥田裏的博物館」展覽正在位於河南鄭州的只有河南·戲劇幻城舉辦,通過賈湖骨笛、婦好鴞尊、蓮鶴方壺、杜嶺方鼎、武曌金簡等39件文物仿製品,藉此中展覽方式講述着「土地與傳承、麥子與文明、歷史與我們」的故事。

「後母辛」四足銅觥仿品(馮雷 攝)

「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是一座有21個劇場的戲劇幻城,也是內地目前規模最大的戲劇聚落群,近千名演職人員上演30多個劇目以沉浸式戲劇藝術為手法,,講述關於「黃河、土地、糧食、傳承」的故事,讓遊客在此的體驗過程充滿新奇和刺激。其中,百畝麥田和360米夯土牆,挑戰世界建築奇跡。

「武曌金簡」被稱為現存唯一屬於武則天的文物(馮雷 攝)

「麥田裏的博物館」展覽由河南博物院牽頭組織,開封市博物館、洛陽博物館、鶴壁市博物館、新鄉市博物館、焦作市博物館、濮陽市博物館、漯河市博物館、周口市博物館、信陽博物館、鄭州市大河村考古遺址公園等12家河南省博物館學會成員單位一同參展。

「蓮鶴方壺」被譽為「東方最美青銅器」(馮雷 攝)

從新石器時代到商周,從春秋到當代,展品的原件到的時代跨越數千年。「麥田裏的博物館」匯聚了39件文物仿製品,分為「禮城」「鼎立」「綿延」三個篇章,在滾滾麥浪中,知名文物的仿製品展示其間,靜態的文物「變活」了,既有風趣幽默的對話,又演奏悅耳動聽的音樂,盡顯黃河文明的光華璀璨,不僅帶給觀者一場文化和藝術的視覺盛宴,還能讓遊客行走在麥田裏與時光對話。

白釉褐彩題詩罐仿品(馮雷 攝)

新石器時代的「賈湖骨笛」,被認定為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樂器,有着「中華第一笛」的美譽;商代晚期的「婦好鴞尊」,是迄今發現最早的鳥形酒尊、中國商代青銅器中的精品;春秋時期的「蓮鶴方壺」,被譽為「東方最美青銅器」;商代早期的「杜嶺方鼎」,是目前所知的年代最早、體量最大、鑄造最完美、保存最完整的青銅重器;唐代的「武曌金簡」,金簡中有多個武則天的自創字,被稱為現存唯一屬於武則天的文物;北宋時期的「汝窯天藍釉刻花鵝頸瓶」,被稱作汝窯傳世品中所未見,被譽為稀世珍寶,絕世無雙。

「賈湖骨笛」,有着「中華第一笛」的美譽(馮雷 攝)
「杜嶺方鼎」是目前所知的年代最早、體量最大、鑄造最完美、保存最完整的青銅重器(馮雷 攝)

此時,中原大地即將麥熟,這些由黃河文化孕育出的文化遺存,在只有河南的麥田裏「悄然生長」,煥發勃勃生機。糧食,是屬於河南人的獨特記憶,麥子,是只有河南的精神象徵。

「麥田裏的博物館」展覽讓人真實感受到文明與時尚、藝術的碰撞交疊。(馮雷 攝)

黃河孕育生機,文物折射歷史,麥穗延續蒼生。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有關負責人介紹,在中原大地即將麥熟之際,觀眾將從展出的39件展品裏,回望華夏文明的發展與歷史的變遷;在麥子抽穗至一片金黃的時間裏,通過厚重的文物展覽與只有河南·戲劇幻城的跨界碰撞,讓人真實感受到文明與時尚、藝術的碰撞交疊。我們更希望民眾從展覽中領略這片土地上禮儀禮制的魅力、鼎立中原的魄力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汝窯天藍釉刻花鵝頸瓶」被譽為稀世珍寶(馮雷 攝)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