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2019年的修例風波,令一些被別有用心者煽動犯法的青年前途盡毀,但社會並無放棄他們。經濟學者宋恩榮與妻子宋陳寶蓮2020年成立「蛻變計劃」,與香港警務處和懲教署合作,為被捕年輕人提供心理支援等服務,協助他們重投社會。有大學尖子經輔導後專心學業,以優異成績畢業。雖然因為有案件在身被迫放棄繼續進修的獎學金及年薪百萬的高薪厚職,但他仍能找到一份薪酬優厚的工作。有犯事時年僅16歲的少年原已荒廢學業,但被判入勞教中心後重拾書本,服刑完畢後更參與今年的文憑試,期望放榜後繼續升學。宋恩榮夫婦指出,這些年輕人也有反思自己的行為,願意承擔法律責任,希望社會能給予他們一個機會,讓他們作出貢獻。

個案一 尖子盼入獄前為家人多儲錢

阿Sam(化名)在大學就讀三年級時參與黑暴活動,結果被捕,被起訴暴動罪。他一度因擔憂前程未能專心學業,幸有其他接受「蛻變計劃」輔導的年輕人轉介他參加計劃,經輔導後情緒亦穩定下來,繼續學業,最後以優異成績畢業。

來自基層家庭的他本來獲得兩項獎學金繼續在大學進修,惟由於案件排期至2024年才審訊,預期審訊後會判刑,更可能要面對數載的刑期,故阿Sam放棄了繼續升學的機會,亦放棄了由英國的企業提供的百萬年薪職位。

不過,阿Sam在香港亦獲得一份年薪60萬元的高薪工作,努力工作下,至今已任職一年。他明白自己最後也難逃法律責任,而最難受的是面對漫長的候審過程,但無論法庭判處多少年刑期,他也願意承擔法律後果,只希望在入獄前賺取工資,為家人儲備多一些金錢。

個案二 少年重拾書本決心升學

2019年參與暴動時年僅16的阿武(化名),是由其他涉案年輕人轉介參與計劃接受情緒輔導及法律支援。由於他年輕兼有悔意,最後被法庭判處進入着重更生的勞教中心,無須在成人監獄服刑。

阿武一向學業成績欠佳,原本已放棄學業,但在勞教中心的懲教人員與他坦承交流,並循循善誘,鼓勵他重拾書本,最終阿武亦在各方支持下決心繼續學業。

他在勞教中心內有較多時間讀書,原本中四程度的他更跳班修讀中六課程。現已獲釋的他仍然受懲教署的監管,他以自修生身份參加今年的中學文憑考試,目前正等候放榜結果,希望能夠獲得滿意成績,繼續升學,日後學業有成再貢獻社會。

個案三 女兒怕母擔憂不敢坦白

大學畢業已3年的阿May(化名)因參與黑暴而被起訴,但她一直不敢告訴母親自己被捕的事實,怕母親擔憂。獲社工轉介參與「蛻變計劃」,團隊為她分析情況:倘她被判囚時母親才得悉事件,只會更難接受事實,鼓勵她要向家人坦白,最終她向母親坦白交代了自己的情況。

阿May來自單親家庭,母親任清潔工,胞弟仍然在學,故她是家庭的經濟支柱,惟她被捕前未有考慮到入獄後家庭經濟問題,而她每月支付家用及其他使費後,根本已沒有多少儲蓄,判囚前雖希望盡力儲錢留給母親,但也不多。

「蛻變計劃」與阿May的母親商討,介紹她申領低收入綜援及提供經濟支援,但其母表示疫情下清潔工作的收入增加,不想領取綜援,只希望有精神支援。

阿May最終被判囚33個月,現正服刑,該計劃亦會繼續跟進其家庭的需要。

宋恩榮及宋陳寶蓮表示,不少年輕人犯事被捕後在不同階段也有反思自己的行為,事後也有悔意,明白需要遵守法律,而他們也希望服刑後可以重投社會作出貢獻,希望社會給予他們一個機會。

◆宋陳寶蓮教授與接受輔導的被捕年輕人。 受訪者供圖

心痛青年失前途 助有悔意者更生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創立「蛻變計劃」的宋恩榮在訪問中表示,2019年參與示威活動被捕者中,不少是大學生等年輕人。他們有部分未完成學業,有部分因被捕而失去工作。由於痛惜他們因觸犯法例而前途盡毀,故與妻子宋陳寶蓮於2020年1月開始構思、醞釀此計劃,協助這些年輕人更生,至同年中正式推出計劃,為被捕青年提供重返社會的機會。他指出,該計劃協助的年輕人都反思了自己當日的行為,並願承擔法律責任。

◆宋恩榮教授與兩名接受「蛻變計劃」支援的被捕年輕人。 受訪者供圖

願意承擔後果應予機會

宋氏夫婦表示,很多年輕人是因為接收到片面的資訊,衝動下參與非法集結,例如當時傳聞某大學生墮樓死亡事件「有可疑」,令一些年輕人情緒受影響而上街,參與了違法活動;有年輕人去到中大二號橋,雖未有擲物,但就因參與非法事件被捕。他們事後都反思了自己的行為,明白需要遵守法律,知道會面對法律制裁。

他們說,一些被捕年輕人被控暴動罪罪成的刑期不短,但他們未有棄保潛逃以逃避自己的罪責,願意承擔後果,加上他們也希望服刑後可以重投社會,希望為社會作出貢獻,夫婦倆認為社會值得給予這些有悔意的年輕人一個機會。

宋恩榮表示,希望為該些犯案時未成年的年輕人爭取判入教導所或勞教中心,而不希望他們在成人監獄服刑,「一些年輕人未完成學業,勞教中心等以更生為主,在內服刑有較多時間讀書,當然在成人監獄也會有時間進修,但始終日間會分派工作。」不過,由於審訊排期時間長,被捕青年至審訊時或已成年,或要囚禁在成人監獄,不利他們更生。

他最關注的是被判刑年輕人有無「洗底」機會,因為判入教導所、勞改中心或更生中心的在囚者,獲釋後接受監管期滿3年後,其定罪即「喪失時效」,但若判入成人監獄,根據《罪犯自新條例》,刑期不超過3個月才能在3年內沒有再被定罪下「洗底」,但涉及暴動罪的刑期肯定超過3個月,故希望法庭判刑時考慮被告犯案時的年齡,以及他們是否有悔意,給予他們改過自新的機會。

計劃已支援90青年輔導130家屬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文森)「蛻變計劃」找來跨學科的學者及專家為參與黑暴被捕的年輕人提供心理輔導和法律支援,更與警務處及懲教署合作,協助該些迷途知返的年輕人重新出發。宋恩榮在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時表示,至今已有90名犯事年輕人接受計劃的支援,另有130名被捕者的家屬接受輔導。由於被捕年輕人面對漫長的候審時間,承受極大壓力,他們會提供心理及情緒輔導,同時為他們提供法律意見和撰寫社會心理報告,及幫助他們服刑後繼續學業和就業。

警方於2019年6月至去年12月共拘捕逾萬名參與黑暴的人,而「蛻變計劃」旨在幫助其中有意改過自新的青年。該計劃獲不同學者和專家參與組成跨學科團隊,既有精神科醫生、心理學家等組成團隊提供心理和情緒輔導,還有法律顧問甚至退休法官等提供法律意見,及為他們撰寫社會心理報告供法庭參考,協助被捕年輕人獲得適切的司法處理,讓他們刑滿後可順利重投社會,包括會幫助他們繼續學業或就業。

轉介專人協助 服刑後就學就業

團隊提供熱線讓年輕人參加計劃,部分被捕年輕人直接報名參加,部分則經過他人或機構轉介。其中,自己報名或經其他被捕青年轉介佔個案總數近四成,其餘轉介者則包括律師、老師、社工和精神科醫生,計劃更與警方和懲教署合作,約一成的參加者是由懲教署及政府的「並肩同行計劃」轉介。無論是否轉介,皆需要被捕者自願參加。

宋恩榮直言,這個「蛻變」是一條漫長的道路,不少被捕年輕人仍在等待審判,另一些正在服刑,能否重新出發要看社會是否給予他們一個機會,「走多遠要看他們有多努力,現時是否有成效仍屬言之尚早。」幸好,團隊提供的心理輔導已見成效,不但紓緩他們的壓力,讓他們勇敢面對刑責外,更看到不少年輕人有反思自己的行為,而參與該計劃服務的被捕年輕人,都覺得服務十分有用。

除犯事的年輕人外,團隊還會為他們的家人提供輔導,因為不少年輕人參與黑暴而與家人關係變差,亦有家長不明白子女的情況,而家長的支援是十分重要的。團體鼓勵雙方溝通,如曾有家長因子女被控暴動罪,家長不能容忍其行為而關係破裂,經輔導後彼此溝通,家長明白年輕人願意承擔責任,從而修補了雙方的關係,而家長亦幫助子女面對審訊和判刑。

責任編輯: 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