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為了解護老者在疫情下所面對的困難及所需支援,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就「護老者疫下困境與壓力」進行問卷調查,收集287份有效問卷,發現逾八成護老者疫下現抑鬱,團體倡議政府統籌各地區組織,強化地區支援網絡,善用基層醫療系統,照顧不同長者。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就「護老者疫下困境與壓力」進行問卷調查。(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李斯哲 攝)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表示,護老者是主力照顧家中長者、或提供協助以照顧家中長者的人。調查發現,逾八成(85.1%)受訪護老者出現輕度或以上抑鬱,並有近一成人(9.4%)曾經常出現或近乎每日出現「想到自己最好去死或者自殘」的想法,而且年紀愈大、受教育程度愈低的護老者,更容易因疫情消息而感到恐慌。

調查亦發現,護老者面對五大困境,依次為對隔離機制的認識不足(53.3%)、欠缺正確醫療資訊(45.6%)、因照顧長者而減少個人生活選擇(45.6%)、欠缺呈報機制的詳細資訊(36.6%)、對病情的認識不足(33.4%),其中4項均與防疫及醫療資訊相關,反映護老者難以處理大量且不斷變更的疫情資訊。

在支援措施方面,調查發現護老者最重視救護服務、藥物、食物及申報染疫後跟進工作等實質支援。另外,年輕護老者較重視「整合不同平台的防疫抗疫知識為懶人包以便讀取」。他們接受資訊渠道較多,或面對資訊氾濫的問題,懶人包有助他們掌握正確資訊。而年長護老者則較重視「預早識別有特別需要的長者家庭」,在疫情多變的環境下,他們需要實際支援,若社區能及早識別他們需要,便能減少支援延誤。

護老者欠支援感徬徨

麥姨期望政府能在物資及醫療方面提供更多支援。

麥姨今年86歲,與98歲的丈夫同住。麥姨患有心律不正,亦受關節痛困擾。丈夫雙眼失明,患有貧血及脊椎下陷,活動能力欠佳,起居生活完全依賴麥姨照顧。2月下旬,丈夫的快速測試結果呈陽性。麥姨擔心丈夫如果被送進醫院或隔離設施,將得不到妥善照顧,亦擔心自己也會染疫,無人可照顧丈夫,更加重兒子的負擔,巨大壓力使她心緒不寧及失眠。同時,她表示,呈報丈夫的快測結果後,一直得不到政府的跟進,對此感到十分徬徨,最後依靠不同社福機構的物資支援,她期望政府能在物資及醫療方面提供更多支援。

陳先生建議政府增設真人接聽的熱線,或增加資源到公共屋邨辦事處等前線部門。

陳先生今年79歲,需照顧同齡患有認知障礙症的太太。太太不懂何時需進食、食藥及穿合適衣服,偶有幻覺,並曾走失。太太亦有接受混合式日間中心及上門照顧服務。陳先生因照顧壓力大而患上抑鬱症。3月中,兩人的快速測試結果呈陽性。由於太太患有認知障礙症,陳先生對太太同時服用認知障礙症藥物及紓緩疫情徵狀的中藥、隔離設施有否足夠人手照顧太太等事項感到擔心。

另外,在第五波疫情期間,長者日間護理中心暫停開放,太太長時間留在家中,陳先生需要全天候看顧太太。他感慨:「有時候,太太也不認得我,要趕我走,又不願意睡覺。她不睡,那我也不能睡。」陳先生建議政府增設真人接聽的熱線,或增加資源到公共屋邨辦事處等前線部門,在社區為有需要的染疫人士提供直接的指引及協助。他說:「我明白一時之間有許多人確診,政府可能做不來,那更要善用基層及前線部門的資源。」

強化地區支援網絡 善用基層醫療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建議,要強化地區支援網絡,由政府部門統籌各地區組織,如社會服務單位、地區團體、屋邨辦事處、互助委員會業主立案法團等,按當區染疫名單派送防疫物資及日常用品;增撥資源及人手予各區短期食物援助服務隊,為染疫家庭準備隔離期間的食物包,並與外送平台企業合作派送至居所;加強中央電話支援熱線的處理能力,考慮有需要時按地區分發來電至當區社會服務單位,協助處理查詢;制定及定期更新高危人士名單,以便有效識別及支援有特別需要的家庭。

在善用基層醫療系統方面,香港基督教服務處建議,建立有效分流機制,由私家醫生或診所、地區康健中心、社區藥房等基層醫療單位,治療輕症患者及安排配送藥物。同時,政府在安排治療及隔離措施時,應優先照顧年長體弱患者的特別需要。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李斯哲報道)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