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李九歌)政府專家顧問、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日前在港大醫學院內部網上論壇上指,通過病毒計算模型,按現時每日徘徊300宗左右確診,套用其數據模型分析後認為,香港將會在兩周後爆發第六波疫情。

本港連續多日單日確診數字維持在200至300宗。(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攝)
林順潮表示,爆發疫情的風險會隨時間而上升,本港有機會迎來第六波疫情的爆發,決不能掉以輕心。(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攝)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立法會議員林順潮醫生今日(16日)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本港連續一個星期單日新增確診個案維持在200至300宗的水平,並未見下降趨勢,顯示存在本地隱形傳播鏈。他認為,爆發疫情的風險會隨時間而上升,本港有機會迎來第六波疫情的爆發,決不能掉以輕心。原因有三:一是社交距離措施逐步放寬,自然會增加染疫風險;二是第五波疫情在3月2日至4日這幾天,確診個案日增逾7萬,是最高峰,而人體在染疫之後的前三個月抗體最強,由此推算在6月初之後,社會免疫屏障將「走下坡」,即使是已經染疫人士亦有機會再次受到感染;三是變種病毒BA.4、BA.5的傳播力較Omicron更強。

另外,世界抗疫大趨勢是「與病毒共存」,令病毒有機會不斷繁殖、不斷變種,強調變種病毒一定會發生,「外防輸入」措施要不斷優化,堵塞變種病毒流入本地,此外,在未清零就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一定會影響疫情,但收緊會再次引起市民抗疫疲勞,但政府需要因應疫情情況隨時進行靈活調整。

他強調,防疫關鍵之一是口罩,建議市民佩戴N95、KN95、KF94等高效能口罩,增加保護能力、減低播毒能力,避免隱形傳播者「播毒」。此外,市民在堂食期間因為不會戴口罩,傳播和感染風險極高。對於本周將執行市民打齊三針才符合「疫苗通行證」標準,林順潮希望政府能夠加強監管、嚴格執行。

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陳以誠醫生。(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攝)

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陳以誠表示,本港單日新增確診數字多日維持在200至300宗,擔心存在本地隱形傳播鏈。從疫苗接種率方面來看,香港現時第一針接種率超過90%,第二針接種率逾85%,第三針接種率逾50%。陳以誠強調,儘管第一針接種率理想,但僅接種一劑疫苗不足以形成足夠抵抗力。第五波疫情曾爆發至單日新增幾萬宗,導致醫療系統崩潰,確診者被迫居家或在酒店隔離,進一步加劇疫情擴散。他認為,經歷第五波疫情,有言論指香港過半人已經感染過新冠肺炎,加上逾九成人已接種第一劑疫苗,認為基本免疫屏障已形成,但若重蹈第五波疫情覆轍,則第六波襲港將防不勝防。

有研究報告指Omicron亞變種病毒BA.4和BA.5或會在未來幾星期至幾個月,令確診個案顯著增加。陳以誠指,BA.4和BA.5的傳播力較Omicron更強,若入侵香港,將很大機會迎來第六波疫情。政府現時分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要嚴格做好「外防輸入」工作,避免「漏網之魚」走入社區,引起本地爆發,反觀香港前幾波疫情爆發皆因外防輸入漏洞,希望政府做的嚴謹,從歷史中吸取教訓,切勿重蹈覆轍。

他提出兩個有效方法預防,第一是盡快斬斷本地傳播鏈,對確診個案實行「早發現早隔離」,第二是檢查大廈污水。他續指,政府以往採取的「谷針」和收緊社交距離措施,現時未必如前兩個方法有效,因為80歲以上長者和3至11歲小童的疫苗接種率現時相對第五波疫情高峰期有回落,接種疫苗的比率似乎到頂。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