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提出的《2022年院舍法例(雜項修訂)條例草案》於昨日刊憲。草案因應公眾要求,在八個方面提升院舍質素。本港院舍過往質素參差不齊,部分人均面積細小、人手不足、設施欠缺,未能對院友提供好的保障和服務,這些不足在第五波疫情中顯露無遺。本港人口正加速老化,社會對安老院舍的需求將會急增。特區第六任行政長官人選李家超的政綱重視關懷安老,期待新一屆政府落實好新法例,讓港人老有所養。

政府今次修例提升院舍質素,涵蓋面廣、針對性強,明確調高每名院友的最低人均樓面面積,中低度和高度照顧院舍要分別達到8平方米和9.5平方米;明確規定不同程度照顧院舍的人手配置、藥物管理等等;引入院舍主管註冊制度、加強對院舍營辦人的問責以及調高罰則。應該說,修例能夠修補現時院舍管理上的不足。

人口老化,但香港寸金尺土,令安老院舍整體環境一直未如理想。在第五波疫情中,安老院舍就成為疫情衝擊的重災區,約半數重症、死亡個案來自安老院舍,主要原因就是因為院舍居住環境狹窄、衞生設備不足、照顧人手不足等原因,導致疫情在院舍內快速傳播,付出了血的代價。雖然政府已經採取了一定措施改善院舍設備,緊急從內地引進護理員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但痛定思痛,長遠而言還是要通過修例,推動院舍管理規範化。

隨着本港人口老齡化加速,安老院舍宿位一直供不應求。勞福局局長羅致光去年年底計算過,政府在過去四個財政年度一共增加了584個資助宿位,但同期增加的宿位需求推算達7,681個,即需求增加是供應增加的13倍。如果不想方設法解決,輪候宿位的時間只會進一步延長。

因此,要實現修例達至的增加人均居住面積的目標,政府必須設法覓地,建造更多院舍。特區第六任行政長官人選李家超在選舉期間提出,要研究利用綠化地帶提供土地,以興建更多長者院舍,此建議可增加院舍供應,備受社會期待。社會上還有建議指出,政府應適當放寬院舍必須設置在離地24米以內的消防規定,容許部分如廚房或儲物室等設置在較高位置,釋放更多底層空間設置長者宿位。2003年,政府提出在私人發展物業提供安老院舍的計劃,但成功例子不多,政府應積極研究簡化審批程序,推動有關計劃全面落實。政府只有多管齊下增加院舍供應,才能滿足社會需求。

除了院舍土地不足外,人手短缺也是一大問題。安老業界估算現時職位空缺已多達1萬個,其中以護理員最緊缺。即使政府早前以補充勞工計劃,輸入約2,000位內地護理員,仍屬杯水車薪。因此,政府要增加資源培訓人才,除了開辦更多課程以外,還要考慮設立專業職系,增加晉升階梯,令業內人士覺得這一行業有前景、受尊重,吸引留住更多人才投身安老服務。

院舍修訂條例通過後,落實初期,業界要適應新要求,一定程度要增加成本,可能令院舍宿位有加價壓力。對此,政府應積極針對新問題調整實施細則,適當增加對業界的資助,協助業界輸入外勞和增添設備,讓新例實施可以平順展開。

老有所養是一個文明社會的基本要求,政府增加資源投入、完善法例,目的都是要做好院舍管理,滿足社會對院舍宿位不斷增加的需求。希望立法會支持並通過有關條例草案,並督促政府進一步完善實施細則,抓緊落實新法例,提升安老院舍的服務質素,保障長者安享晚年。

責任編輯: 谷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