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高俊威)在香港第五波疫情最嚴峻時,亞博館社區治療設施協助分流公立醫院的病人;近日隨着香港疫情回落,該設施經已停止運作,一班醫護也重投原來的崗位。適逢昨日「國際護士節」,多名曾在亞博館社區治療設施工作的護士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分享當中令人動容的小故事。他們來自各區公立醫院,當中不少人是主動請纓到亞博館服務,其間他們曾協助患者家屬透過視訊、隔着熒光幕與住院病人慶祝生日;也有人「馬拉松式」為不同病人換尿片,醫護自己卻無暇上廁所。那段日子雖然艱辛,但順利協助病人安心養病、達成願望,成為醫護們繼續服務病人的動力。

◆陳丹妮(右)在亞博館工作。 醫管局供圖

入行5年的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老人內科登記護士陳丹妮,第五波疫情期間第二次到亞博館服務。她形容自己一向富冒險精神,喜愛挑戰新事物,去年1月得悉可投身亞博館工作,她為了在抗疫前線出力,「第一個舉手去」,更坦言事前沒有通知家人,「其實我是擔心家人反對,但後來發現他們原來也支持我,欣賞我的勇氣。」當今年初疫情轉趨嚴重,她便再次申請到亞博館服務。

照顧長者要細心觀察

先後兩次在亞博館工作,陳丹妮表示今次和上次最大的分別,是亞博館由以往只接收輕症病人,逐步轉收較年長、護理需要較多或較嚴重的病人,今次的服務對象由2歲至103歲不等,尤以長者佔多數。上次照顧的病人大都有自理能力,表達自己所需,但今次大部分病人的病情較嚴重,難以表達要求,故她遇到的挑戰就更大,「必須更細心地觀察病人的需要,利用自己在老人科工作的經驗,盡力照顧病人。」

陳丹妮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她說,今次服務最難忘的經歷,是協助一名90多歲的伯伯慶祝生日,「他曾經中風,無法行動,只能以眨眼表達情感。」其家人過往每年都為他慶祝生日,但因伯伯正隔離留醫,探訪有不少限制,其妻女想為他慶祝生日也變得困難重重。一班醫護得悉情況後,為了達成病人和家屬的願望,就安排他們即時視訊見面。當伯伯看到家人隔着屏幕為他唱生日歌,伯伯高興得眼泛淚光,令在場醫護也非常感動。陳丹妮表示,家人的愛是病人堅持下去的動力,一班醫護很樂意擔當病人和家屬的橋樑,協助他們傳達愛與鼓勵。

幫病人安排出院後生活

同樣是第二次主動請纓到亞博館工作的鍾偉浩入行6年,是基督教聯合醫院社康護理服務註冊護士,主要負責外展工作,為了協助抗疫,也希望幫助有需要的病人,故決定加入亞博館團隊。在今次服務過程中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巧遇一名曾接受他服務的外展病人,「之前他行得走得,但染疫後身體差了很多,知道他出院後需要不少支援,故即時作出安排,在其家中安裝扶手,提供送飯等社區服務,令他出院後的生活不受影響。」

◆鍾偉浩希望幫助有需要的病人,故決定加入亞博館團隊。 醫管局供圖
鍾偉浩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任職伊利沙伯醫院中央滅菌服務部二級病人服務助理的任偉良,在醫院主要負責處理手術儀器,無需接觸病人,當知道亞博館需要幫手,他為了接受挑戰,主動加入,更由最初完全不懂如何為臥床病人轉身、換尿片,在同事的指導下變得熟手,由晚上9時半通宵工作至翌日早上7時,「馬拉松式」為不同病人換尿片,他自己則連上廁所也沒時間,雖然工作辛苦,更一度感到崩潰,但他從沒想過中途放棄,因為幫到病人所得的滿足感,是沒有東西可以取代的。

任偉良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責任編輯: 于丁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