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紅磡區人口稠密,加之毗鄰理大、港鐵紅磡站、紅磡海底隧道收費廣場,以及酒店和商業中心林立的尖東,令區內出現人多車多、空氣質素欠佳、缺乏大型綠化公園和康文設施等問題。有見及此,理大團隊提出在紅隧收費廣場上,興建一個佔地約3萬平方米的綠化平台,連接紅磡港鐵站、尖東、尖沙咀海濱長廊、香港體育館、唯港薈及理大主校園。不但為市民提供一個大規模的綠色公共生活空間,亦有助推動本港的可持續發展。
根據理大今日(11日)提交區議會的文件指,擬建綠化平台主要分為三個樓層,地面層會設有兩個室內全天候巴士候車室,而平台層及中層則會設有合共約2.43萬平方米的室外綠化空間,由七個主題園區組成,當中的室外綠化空間將種植不少樹木,冀能為市民提供空氣清新的空間。平台層設有由紅隧收費廣場向海旁伸延以連接面向維港的多層公眾觀景台,觀景台內設有零售和飲食設施以提升市民的維港觀賞體驗,該層中央亦會有一個橢圓形有蓋多用途空間作展覽用途。
理大建議,在平台層的綠化空間提供多項戶外設施以供公眾享用,例如露天劇場、彈床公園、廚房花園、觀景台等。而中層則會設有零售和飲食空間,以及數個多用途社區空間,可供社區人士舉辦展覽或活動。此層的行人通道亦有接駁由現有及新建行人天橋,亦即可直接通往理大校園、紅館、港鐵紅磡站等11個出口。
理大又指,從2013年初開始,已積極向相關政策局局長介紹綠化平台計劃,並獲得正面評價。理大亦在過往一年多的時間透過研討會、展覽、會議及專題網站等形式向專業團體、理大職員及學生、諮詢組織及公眾介紹擬議設計方案及收集意見。至目前為止坊間對擬議設計方案普遍反應正面並表示歡迎。
責任編輯:
蔡洋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