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李陽波西安報道:「短短兩個多小時,卻跨越了一百多萬年的歷史,穿越了十幾個朝代,就像補了一堂生動的中國歷史課,我想這也是作為中國人的必修課。」五一當天,因出於疫情防控考慮不便遠遊,已在西安生活工作多年的港人任衛熊和麥笑貞夫婦,專程來到了位於秦嶺之畔,剛剛試運行僅3天的全國首座考古學科專題博物館——陝西考古博物館。「聽說這可是名副其實的網紅博物館,整個五一期間都是一票難求,我們今天能來,可真是夠幸運的。」任衛熊告訴記者,「看了陝西考古博物館,深刻體會到我們中國人幾千年來是如何一代代走過來了。所以,今天的我們更應該一代代傳承下去,把中國文化延續下去。」
陝西考古博物館南依中國地理分界線秦嶺,東鄰佛教凈土宗祖庭香積寺,總建築面積3.6萬餘平方米。由博物館、文物保護中心、科技考古中心、圖書資料中心、公眾考古中心組成的「一館四中心」格局,是我國首個打通考古發掘、保護、研究、闡釋、展示、傳播的考古學科全鏈條博物館。其中, 考古歷程、文化譜系、考古發現、文保科技4個篇章,共展出各類文物4218組5215件,其中更包含了不少的國家級文物。
「我們今天通過考古人的視角,沉浸式走入了完整的考古過程,溯古源、探史蹟、聽典故、賞國寶、修文物,真是有意義的一天。」任衛熊和麥笑貞亦希望待疫情結束,能有更多的香港人來真正體驗一下沉浸式逛博物館,感受那種因文明厚重而帶來的充實和踏實。「如果這些歷史和文物,能夠進入到香港中小學的歷史課,那會是非常好的事情。」
更多報道,詳見5月3日香港文匯報。
(大公文匯全媒體供稿)
責任編輯:
之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