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記者 盛德文、黃山)你知道香港的河道污染有多嚴重?據香港城市大學與英國一家大學的最新調查研究,發現九龍鬧市的啟德河,水樣本驗出34種藥物(包括6種抗生素),污染排名全球第29位;另外大埔林村河亦榜上有名,排第70位。

啟德河河水由黃大仙貫穿新蒲崗排出維港,出口流經啟德發展區,該處近年大興土木,豪宅林立,河畔居民驚悉與「毒河」為鄰,人人自危。專家指出,啟德河累積的高濃度抗生素和重金屬,不僅嚴重影響生態,更可能引發「生化危機」,催生抗藥性極高的超級惡菌。立法會議員建議特區政府盡快切斷污染源,例如在醫院、診所設置過期藥物回收裝置,和從嚴打擊胡亂排污者。

圖:住在啟德河畔新屋苑的李太說聞到河水發臭,不敢開窗,也不敢帶小朋友到河邊玩。

「吓,原來啟德河的河水咁污糟,咁多藥物,仲經常聞到臭味!」在啟德新發展高尚住宅區住了近3年的李太,聽到啟德河可能造成生化危機,坦言十分擔心,其所住樓宇在河邊,因經常聞到臭味,長期不敢開窗,怕飄入屋會吸惡菌,「我哋都唔敢帶小朋友到河邊玩」,李太希望政府正視問題,讓居民住得安心。

元兇是沙田及大埔污水廠?

大公報記者發現流經新發展區的啟德河下游,明顯比中上游的東頭邨段的水流平緩,河水及堤岸較污黑,有如死水,站在岸邊,陣陣異味隨風飄來。

其實在上世紀80年代,啟德明渠早已「臭名」遠播。為沖刷河床排污,1995年開始政府將沙田及大埔污水處理廠排入吐露港的處理污水,改為跨區輸往啟德明渠排放。

據環保署資料顯示,現時兩間污水處理廠每年有1.4億立方米的處理污水,經由啟德河排放入維港。以標準泳池1890立方米的水量計算,相當於大約7.4萬個標準泳池的排放水量。

2018年啟德河改造及美化工程完成,沿河葉綠花紅,再度吸引不少釣魚客來垂釣。不過,啟德河原來早已飽受抗生素等藥物污染,隨時危害由新蒲崗至啟德新區沿河數十萬居民的健康。

在啟德河東頭邨段河畔垂釣的何伯對記者說,他已在此釣魚近20年,以前會將漁獲拿回家或給街坊煮食,不過近年知道河水受到藥物污染後,已不敢再吃。「初時釣到咁大條魚,唔捨得唔食,會送畀街坊。不過,條河嘅魚好重垃圾味同泥味,會食到嘔。」他知道仍有個別街坊照吃。

另一名住東頭邨老街坊鄭伯說,以前啟德河有很多蜻蜓,每到繁殖季節,就會一群一群飛到河邊產卵,「但呢十幾年全部絕跡,仲經常見到河裏有死魚。」

啟德河出海口的觀塘避風塘,泊滿了不少豪華遊艇,惟多數遊人及釣客都不知塘中的水,原來受到「毒河」流出的抗生素等藥物污染。

議員倡三管齊下切斷污染源

立法會議員陳凱欣非常關注本港河流污染問題,她對大公報記者表示,為改善啟德河的水質,還市民一個健康的生活環境,建議特區政府可從以下三方面着手,從根源上切斷其污染源:首先需在各大醫院、診所設置過期藥物回收裝置,通過廣泛宣傅,教導市民保持良好的使用藥物觀念,不要濫藥和隨便拋棄不用或過期藥物。

此外,政府部門除了在啟德河柱立警示牌,也要加強巡查和抽檢,依法從嚴打擊亂排污企業和個體。

陳凱欣特別強調,應將重金屬和抗生素等對人體有危害的元素,納入到污水處理排放指標,從根源切斷對河水造成的污染,保持水質安全。

驗出藥物種類全球最多

香港城市大學團隊與英國約克大學在今年2月中旬,對全球137個國家、地區258條河流進行藥物污染監測研究,報告顯示,啟德河在污染排行中排第29位,驗出的藥物多達34種,包括抗生素、糖尿病藥、止痛藥等,是藥物種類最多的河流。單計抗生素,就驗出6種不同,是全球第20位抗生素污染濃度最高,當中的抗生素環丙沙星和克拉黴素濃度超標分別1.3倍和5.5倍,其中一種糖尿病藥含雌性激素,可令河中的雄性魚生雌性器官。

專家懷疑污水未完全分解過濾

參與該項研究的城大海洋污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及化學系講座教授兼署理系主任梁美儀向大公報記者表示,藥物污染河水後,會對生態造成潛在風險。以抗生素為例,一旦超越安全值,便會對環境生態造成高風險,增加細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促使超級惡菌誕生。

梁美儀表示,2019年全球有500萬人死於抗藥性的細菌,世界衞生組織估計到2050年,死亡人數會增加一倍,即1000萬人會死於這些超級惡菌。香港如再不重視及下決心改善,將有更多人死於惡菌,污水廠排出的量愈大,風險愈高。

他又推斷,啟德河的藥物污染,可能涉及以下因素:本港人口數量大,人均年齡高,用藥量大,但藥物未能完全被人體吸收而排出體外;又或是市民將過期的藥物棄置於廁所等,而相關的污水處理廠又未能分解處理、過濾這些藥物,間接令啟德河成為各種藥物的抗生素河。不過,市民毋須太恐慌,啟德河排出的「污水」經避風塘流入維港後,會得到稀釋,且維港水流較快,隨着潮漲,可以很快將「污水」帶走。

要處理污染就要對污染源頭對症下藥,梁認為,應將高風險的藥物納入醫生處方藥,教導市民正確棄置藥物,減少濫用藥物。提升污水處理廠的分級處理能力,改善對藥物的系統處理技術,以減少污染。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