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子京)今年3月21日,內地援港醫療隊正式進入香港亞博館新冠治療中心,與香港醫護團隊共同協作開展醫療及護理工作。援港醫療隊隊員、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亞博館新冠治療中心「省醫病區」區長劉勇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這次內地醫生和港方醫生在「省醫病區」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更前所未有地制定了一套管理的核心制度,如協同制定精準治療策略、發揮心血管專科優勢、貼心照料患者體現醫者仁心等。他說,內地醫生和港方醫生第一次並肩作戰展開臨床救治患者,「這是從一開始就沒有可參考的(經驗),我們能在較短時間制定核心制度的目的很明確,就是希望降低老年患者的重症和死亡率,體現生命至上的理念。」

劉勇表示,這次內地醫生和港方醫生在「省醫病區」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更前所未有地制定了一套管理的核心制度。(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亞博館新冠治療中心「省醫病區」的內地醫護人員由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廣東省中醫院等7家單位的23名醫生、95名護士組成,負責96張床位收治工作,劉勇正是「省醫病區」的區長。

劉勇說,「省醫病區」主要為平均年齡85歲以上、合併心血管等基礎疾病的高齡重病患者,一旦遇到嚴重的病變,轉化成為重症及死亡的風險也較高。 「因此我們在病區的運行過程當中,密切地和港方醫護協同開展工作,制定了病區的一些核心制度,去保障患者的醫療安全。」

他介紹,共同協作開展醫療及護理工作過程中,主要有三個方面:

遵循兩個「雙協同」

一是協同港方醫護制定精準的治療方案,實現患者臨床康復最大化。他表示,經過選拔的23名內地醫療隊員醫生,大部分都有優秀的粵語和英語基礎,因此和港方醫護的溝通沒有障礙。在協同港方醫護方面主要有兩個「雙協同」,第一個「雙協同」是內地醫生和港方醫生的雙值班制度。具體來說,就是從新冠患者的新收住院到治療及最後康復出院,整個過程的臨床值班過程都是由港方醫生和病區的內地醫生共同進行完成診療。第二個「雙協同」是雙查房制度。由內地醫生協同港方主要資深顧問醫生,針對病區存在的一些疑難感染病例、危重病例等進行協同查房,制定精準的治療方案,對患者進行更好的醫療安全保障,減少轉變成重症或死亡的風險。

劉勇表示,在「雙協同」的過程當中,內地醫生要如何落實高效的醫療安全保障,因此我們在病區又專門制定了一些核心的病區管理制度。例如內地醫生和港方醫生協同雙值班,就要對內地醫生在病區的崗位職責、交班制度進行細化,同時設立區長、醫療組長並進行醫療培訓。他強調這是前所未有的第一次嘗試:「雖然我們內地醫生以前與港方醫生也有一些學術或臨床技術交流,但這是第一次和他們並肩作戰,進行臨床的救治患者,所以我們制定的病區臨床醫生的值班制度也是第一次。」

組多學科會診團隊

二是發揮心血管專科優勢,建立多學科的應急防治網絡,以降低重症和死亡率。他介紹,23位內地醫生團一半以上都是副主任醫師以上的高級職稱,而且都是來自各個專科,由此建立了包括心血管、呼吸、腎臟、老年等專科。通過組建多學科會診團隊,發揮各個專科的優勢,有效降低危重患者病死率。如放射科醫生與臨床醫生即時互動,腎內科醫生負責早期識別和早期干預合併急性腎損傷的患者,特別是團隊優勢心血管醫生負責心血管高危病人識別及高危心電圖預警。

重溝通助診斷檢查

三是醫護聯合照料好患者,體現醫者仁心,讓患者感受醫患一家親。劉勇表示,老年患者的溝通能力相對較弱,醫生查房檢查、護士對患者進行護理時,都要用更溫柔的語言與之互動,用輕柔的動作為之檢查護理,讓病人感受到像家人一樣的溫暖。例如在拍攝胸片時,部分患者難以配合做出標準的拍攝體位,放射科醫生就體貼用心地使用安全有效的約束法、水平側射、虛擬濾線柵等,使病人更舒適、更安全地配合檢查,想方設法在不增加病人痛苦的情況下提高影像質量。他說:「我們隊員也會用方言與患者溝通病情,讓他配合診斷檢查,這種家鄉情的感覺,真正呈現一家親。」

心血管團隊助力 重症速甄別

「及時甄別或處理心血管急症這樣的案例,一個月有5至10例,心血管醫生需要快速識別,把重症患者及時識別出來。晚一步的話,患者很容易出現猝死等風險。」作為廣東省人民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劉勇指出,在這個過程中,若沒有心血管的團隊與港方的緊密配合和協作,後果不堪設想,這些都是發揮內地醫生專科優勢,再和港方的密切協作,最後能夠對患者的轉重症和死亡率的下降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在與港方醫生的協同下,發揮內地醫生專科的優勢,建立多學科應急防治網絡、多學科會診制度降低重症和死亡率。例如,根據國際最前沿的心血管的專家共識,結合亞博館新冠治療中心情況,建立適宜的新冠病毒心肌損傷快速診斷流程,以及制定新冠抗病毒藥物的相互作用快速查詢指引等。同時,在放射流程上進行創新的改進,在新冠病房裏面優化放射的工作流程,也制定相關的指引,根據這些指引化、制度化、流程的優化去推進我們病房的患者的救治管理,發揮專科優勢。

劉勇表示,我們還嘗試了一些非常好的制度,比如說因為新冠患者常合併肺炎,或是心衰,放射科團隊和我們臨床醫生就建立了一些應急機制,比如,他們(放射團隊)發現這個肺炎是很嚴重的,就及時地和臨床醫生預警,這樣可以促進及時救治,減少重症。比如說我們腎科的醫生,就對老年患者容易出現急性腎臟的損害,建立了相應的早期預警和識別。

再如心血管方面,剛才提到80%以上的新冠老年患者都合併一種心血管或者其他的一些基礎病,這些老年患者合併的基礎病大部分都是心血管疾病,比如說高血壓、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衰)、房顫等等,我們識別了很多可能要轉成重症的患者,因為重症很大一部分就是心血管。

染疫心梗病患 出院能自理

令劉勇印象較深的案例,有一個在4月初來的老年新冠患者,他是在急性心梗第五天,是一個急性期、比較危險期的階段入住亞博館,而且這個病人以前已經得過心梗了,心臟的三條血管都有堵塞,而且安過支架,是複雜的心臟血管(冠脈)病變,心臟功能差,一種嚴重的心臟情況,同時他還有肺炎、肺高壓,所以他這種心肺功能都很差,而且他雖然得過心梗,目前的心臟血管也沒在這一次得到評估和開通,所以說他這種缺氧的情況下,尤其是合併新冠肺炎,就極易引起心臟驟停等不好的情況。

於是,心血管專科團隊針對這位病人建立專門治療小組,然後協同港方的醫生,密切地討論方案。「尤其是心血管和新冠肺炎的精準治療方案,病人逐漸好轉,後面不單單是讓他心功能恢復穩定,而且我們還進行康復治療,讓他自己能夠下床能夠進行功能鍛煉,自我能力的提高,最後讓他有自理能力,心臟功能出院時能夠達到最好的一級,接近兩周後,最後康復出院了,這只是我們心血管團隊展示的其中一個案例。」劉勇說。

在4月中旬,還有一個87歲老年患者,胸悶胸痛。「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心血管團隊及時診斷,考慮是急性冠脈綜合症,團隊積極進行處理,讓病人也得到及時轉運到北大嶼山急診,整個過程很快捷。」

劉勇(右)等內地醫生與港方醫生一起查房。(受訪者供圖)

接「區長」重任 一天三赴病區

對劉勇來說,當自己接過亞博館新冠治療中心「省醫病區」區長後,壓力開始變大。為了保證「省醫病區」管理核心制度的落實,以及與港方醫生的協同合作,他竟在一天內連跑3次病區,只為了能夠在短時間內迅速完善這套核心制度。

「我們剛進『省醫病區』的第一天,為了減少這個區域暴露,一般都是一天去一次。但是我接了區長後壓力較大,為了保證核心制度的落實,以及如何跟港方的醫生協同,我第一天去了三次。」在成為「省醫病區」區長後,劉勇經常會放心不下,他說,因為制度運行過程當中我們是第一次嘗試,這在以前又都沒有可尋的經驗。

其實今年2月,劉勇才剛結束一年的援疆工作回到廣東省人民醫院的本職崗位。不料3月中旬,他又要離家來港援助抗疫。說起這次來港,劉勇說,自己從2009年開始,已經與香港醫學同行在心血管方面展開不少交流。今年香港第五波疫情爆發,自己亦時常關注香港情況。

3月香港疫情到了最危急關頭,他見到香港醫護們的辛苦,本着粵港一家人的心,踴躍報名參加了內地援港醫療隊。「我有粵語和英語基礎,很幸運這次能夠被選中,無論是家人,還是科室同事、單位都非常支持我過來。」

如今援港一個多月,劉勇在繁忙工作中不忘跟家人保持聯繫。他總會告訴自己的孩子:「爸爸去打病毒怪獸了,這個病毒不分年齡,老人、年輕人甚至小朋友可能都會有感染風險。爸爸去打病毒怪獸就是要減少這個風險,不論廣州小朋友還是香港小朋友都希望生活在一個非常安全的環境裏面。」孩子知道後,跟同學說起爸爸時感到很自豪,還特別用畫作記錄下來自己跟爸爸網上聊天的場景。

交流學習氛圍好 對待患者如家人

「兩地醫護合作就像一家人,為了同一個目標去努力,實現真正的同心抗疫。」劉勇認為,今次兩地在臨床醫學上的首次協作,大家一個個案一個個案的討論,一個患者一個患者的救治,對彼此的了解更多了。今次建立的兩地醫護協作核心制度,以及臨床診療標準或指引,相信能為未來合作提供更多的借鑑與參考。

劉勇在訪問中多次提及「要為新冠患者提供更安全保障,減少重症及死亡率。」他指,兩地醫療在學術上的交流經驗豐富,但在臨床醫療上的協作卻是首次,雖然沒有過往經驗能夠參考,但兩地醫護的目標始終一致。大家一個個案一個個案的討論,一個患者一個患者的救治,對彼此的了解更多了。「這不單單是交流學習,還有更加深入的協同合作,今次建立的兩地醫護協作核心制度,以及臨床診療標準或指引,這種經驗特別寶貴。」

他又指,香港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在合作過程中雙方通過相互交流學習,在醫療制度、習慣等方面愈發融合。來港一個多月,他感到兩地醫護之間的和諧友好氛圍,亦感受到內地醫護與患者是一家。「未來,即便再有這樣的疫情或兩地醫護有其他合作機會,今次經驗值得借鑑與參考,相信香港醫護也認可這次合作。」

這一個多月來,內地援港醫療隊在港採取閉環管理,每天只能往返於住宿酒店與亞博館之間,劉勇也特別感謝香港為內地醫護提供了很好的生活條件。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