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方俊明)中國自主設計建造的亞洲第一深水導管架「海基一號」近日在南海東部陸豐油田海域順利下水並精準就位,創造了亞洲深水導管架海上安裝新紀錄,標誌着中國深水超大型導管架成套關鍵技術和安裝能力達到世界一流水平。據悉,該平台整體建成後將刷新中國海上原油生產平台的重量紀錄,而陸豐油田群區域開發項目高峰年產原油達185萬噸,將為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動力,提高中國能源安全保障能力。

亞洲第一深水導管架「海基一號」在南海東部陸豐油田海域下水並精準就位。(受訪者供圖)

成套關鍵技術達到世界一流水平

據介紹,作為全球應用最廣泛的海洋油氣生產設施,導管架相當於「基座」,將巨大的平台托舉在海面上。而「海基一號」總高度達302米,與法國巴黎埃菲爾鐵塔高度接近,在全球排名前十。其總重量達3萬噸,所用鋼材可製造1艘中型航空母艦,其噸位超過世界最大浮式起重船的吊裝能力。它下水作業水深約284米,是中國首次在近300米水深海域安裝固定式導管架。

「海基一號」與埃菲爾鐵塔高度接近,按照「百年一遇」的惡劣海況進行設計。(受訪者供圖)

為開發南海油氣資源開拓新路

「海基一號」按照「百年一遇」的惡劣海況進行設計,也是中國首次嘗試300米級深水導管架平台開發模式,與以往類似深水油氣田常用的「水下生產系統+浮式生產平台」開發模式相比,更具經濟性與安全性,能大幅降低鑽完井、工程以及後續的生產操作成本。它的成功應用,為經濟有效開發南海200米至400米水深海域的油氣資源開拓了一條新路;亦對推動海上油氣「增儲上產」、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