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郭若溪)口岸不僅是連接深港兩地的前沿陣地,更是連接內外循環的重要節點。正在舉行的深圳兩會上,多名政協委員提交了關於優化深圳口岸規劃建設工作,加快推動羅湖口岸、沙頭角口岸重建的建議。鍾愛兵委員表示,目前,深圳自西向東共有啟用的對外開放口岸13個,存在規劃前瞻性不夠、有效整合不夠、口岸通行不便利、商業配套不成熟、通關效率還需提高等問題。
張彥南、楊靈祥、袁義才等十餘位委員則聯名呼籲盡快確定羅湖口岸改造規劃,加快推進香港東鐵線延伸至深圳羅湖境內以及設置「一地兩檢」口岸,共同研究「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或「單邊驗放」等創新通關模式,積極推動羅湖口岸重建工作。
委員們指出,羅湖口岸重建項目複雜,需要各方明確建築邊界及核心訴求,進而確定建築方案、建設時序、投資劃分等內容。因此,需要深圳市規自局支持盡快確定口岸改造選址、口岸規模、港東鐵及11號線、17號線地鐵線位等關鍵因素,盡快落實開展並完成羅湖口岸重建詳細規劃。
鍾愛兵表示,科學規劃新口岸建設和舊口岸改造。審慎研究建設新的口岸,加強對舊口岸改造的規劃設計,重視口岸規劃建設的前瞻性,預留口岸通關查驗模式調整的包容性和兼容性,配套建設口岸商業體。關閉沙頭角口岸,升級改造中英街關口,啟動退出梅沙口岸,審慎研究在前海建設2個口岸,研究增加大鏟灣口岸客運游輪業務。
加快推進改善口岸外圍交通和口岸連接通道建設。加快對深圳灣、福田、蓮塘及蛇口郵輪母港外圍交通流線的改造升級,加快研究在深圳灣、福田、皇崗、羅湖、文錦渡、蓮塘口岸蓋上或地下建設口岸連接通道,加快推進粵港跨境貨櫃車「東進東出、西進西出」落地實施。
責任編輯:
木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