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內地累計報告本土感染者103,965宗,波及29個省份。國家衞健委明確,要始終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 新華社

上月內地感染超10萬宗 吳尊友:需盡早發現無症狀感染者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江鑫嫻 北京報道)國家衞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長雷正龍1日表示,3月內地累計報告本土感染者103,965宗,波及29個省份。衞健委明確,要始終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亦提出,必須堅持「動態清零」,可借助一些技術手段,盡早發現無症狀感染者,切斷傳播鏈條。另有專家表示,抗原檢測是核酸檢測非常重要的補充,在這次香港、上海、吉林等疫情防控中發揮了很好作用。

雷正龍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的發布會上表示,3月1日至31日,內地報告本土感染者1萬宗以上的省份有2個。其中,吉林省疫情仍處於發展階段,累計超44,000宗。上海市疫情正處於快速上升階段,累計報告感染者超36,000宗,並外溢到部分省份,近期感染者數量仍將增加。遼寧瀋陽、河北唐山、福建泉州疫情社區傳播的風險依然較高。山東、江蘇、浙江的疫情整體趨好,廣東疫情整體平穩,但外防輸入壓力時刻存在。北京近5天報告的感染者均來自管控人員,疫情整體平穩。總體而言,中國疫情防控面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壓力依然很大,同時段多地發生奧密克戎疫情的風險依然存在。

奧密克戎毒株危害依然嚴重

針對「動態清零」問題,吳尊友表示,通過分析國外一些國家公布的數據可以看出,奧密克戎毒株流行期間造成的死亡數,比德爾塔毒株流行期間同期造成的死亡數還要高。這說明,奧密克戎毒株的流行,對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危害依然是十分嚴重的。因此,必須力爭在短時間內控制疫情。中國的防控實踐證明,「動態清零」依然是控制新冠疫情的最經濟、最有效的防控策略。

「做到『動態清零』,需要發現、管理每一個感染者,包括無症狀感染者。對於無症狀感染者來說,確實存在『發現難』的挑戰。」吳尊友表示,可以借助一些技術手段。第一,通過大數據協助流行病學調查理清傳播鏈,對密切接觸者追蹤,發現傳播鏈上的無症狀感染者;第二,將監測防線再前移一步,通過「抗原篩查+核酸診斷」的監測模式,盡早發現無症狀感染者,切斷傳播鏈條。

抗原檢測在港滬發揮積極作用

關於抗原檢測問題,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表示,這是核酸檢測的重要補充。抗原檢測陽性後,在沒有做核酸之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間窗口,可以把病人隔離管控起來,避免造成進一步傳播。抗原檢測在此次香港、上海、吉林等地疫情防控中都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大規模病例出現後,核酸檢測不可避免會存在一些不足。在此過程中,民眾可以做抗原檢測作為重要補充。王貴強說,「我們強調抗原檢測無論是居家還是在社區管控等層面,一定要規範地進行採樣和檢測的操作,要進行相應的培訓,同時有專業人員指導。」

診療方案納入兩種抗病毒藥物

另據王貴強介紹,第九版診療方案納入了兩種抗病毒藥物,都有比較好的抗病毒作用,可以有效降低住院和重症的風險,都對目前的奧密克戎有效。兩者均適用於輕型和普通型具有重症高風險的人群,無症狀感染者並不適用。目前這兩種藥要在定點醫院、在醫生的指導之下嚴格按照說明書使用,要觀察效果和毒副作用,小分子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也要考慮。

對於新的患者入住方艙醫院是否會影響之前在院患者轉陰的問題,王貴強指出,方艙醫院中前期住院的病人,隨着時間的推移,集體免疫力會上升,集體免疫強化以後就會把新冠病毒清除掉。方艙內的患者以及醫護人員,將嚴格做好個人防護和消毒隔離,新病人進入方艙,是不會對原有病人造成不良影響,不會引起感染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