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承認市民自我檢測的快速抗原檢測結果,不過快檢棒只有「陰性」或「陽性」兩個結果,無法顯示患者「有幾陽」;所謂出「一條線」轉陰,體內病毒量又是否真正「清零」。
針對檢測棒的限制,香港生物科技協會主席于常海與團隊研發出AI智能化系統,會對快測棒進行數據分析,不出20秒即能計算出病毒載量的相對數值,得出「染疫等級」,提示患者是處於「最嚴重」、「頗高」還是「偏低」階段,「部分確診者因為找不到醫生,也害怕被捉去隔離,只躲在房間自行食藥,呆呆地等待快測棒轉陰性,往往忽視病情轉趨嚴重而錯過就醫;也有確診者以為自己康復無事,用系統一測,原來身體仍然帶毒。」于常海認為,善用快測定量系統作預警,可避免染疫者延醫之同時,也提示大家「唔好隨便播毒」!
責任編輯:
蔡洋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