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記者 曾敏捷)疫情未受控,大量長者需在醫院及社區治療設施留醫。亞博館社區治療設施調整收治病人安排,由原本收治輕症病人入住,改為接收重症,甚至需長期卧床的病人,但醫護人手及患者衞浴設施等配套跟不上,導致有病床丟空。醫管局承認,目前由醫管局管理的亞博館治療設施病床使用率只有約兩成,期望內地醫護團隊加入服務後,可做更多護理工作。

 

◆因缺乏醫護人手,亞博館8號及10號館空置率高達五成。 資料圖片

 

有議員指出,中央對香港提出的抗疫需求「有求必應」,無論物資及人員支援都已陸續到位,政府必須要強化部門間統籌協調,用好相關資源,切實做好三個「減少」,保護好高危群組的長者。

亞博館社區治療及隔離設施合共可提供逾2000張病床,是現時治療及照顧重症患者、院舍確診者的重要設施。《大公報》早前報道亞博館部分由醫管局營運的場館長期丟空,逾千確診病患共用一個戶外浴室。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表示,對亞博館三名長者離世非常傷痛,她說醫管局有派外展醫生及護士到社署管理的場館觀察及提供治療。

內地醫護幫輕護理工作

醫管局總行政經理劉家獻在疫情記者會表示,醫管局在亞博負責的五個場館,本來可接收1000名較輕症和年輕的病人,但目前只有約200多名病人在相關場館接受治療,希望當人手和配套能力提升時,可將在醫院、病情較穩定的病人轉移至亞博,減輕醫院壓力。

對於有長者在亞博館無法洗澡,劉家獻承認,亞博原本設計是供輕症、年輕、有自理能力的病人使用,現改為接收未能自理,甚至長期卧床的病人,會有一定限制,沖涼設施亦不理想,但有定期為病人抹身、轉身,以免長期卧床有壓瘡等問題。他相信,隨着內地醫護團隊加入服務,可做更多護理工作。

亞博館分兩部分,由醫管局負責的社區治療設施,涉第1、8、9、10、11號展館;另有由社署負責的社區隔離設施。醫管局表示,1號館現處於備用狀態,其餘四個展館共提供約1000張病床。現時將派駐亞博館的人手,集中在8號和10號展館,照顧正在該處接受治療的約250名病人,當中大部分是長者,不少人不良於行、需要長期卧床或患有多種長期病患。8號和10號展館合共提供約500張病床。

至於由社署負責的展館,以往是檢疫設施,讓爆疫安老院舍內的密切接觸者轉移往檢疫,現改為社區隔離設施。社署回覆大公報查詢表示,該署在五個展館共有1018個床位,截至昨早有651名安老院及殘疾院舍、需隔離及照顧的確診院友在隔離。社署聘用專隊提供日常照顧及護理,每四小時檢查患者的維生指數,包括體溫、血壓、脈搏及血含氧量。

議員倡用好設施 減重症及死亡

立法會議員梁文廣表示,政府調整亞博館收治病人安排後,應預知人手需求會急增,部分配套設施未必滿足需求,但未見主動尋求解決方法,被傳媒踢爆場館空置、對患者照顧不周,才承認人手不足。他認為,政府應加強亞博館不同設施的治療能力;盡快改建部分設施,例如衞浴設施,應對入住患者的需要。

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表示,用好治療設施是減少重症、減少死亡的重要一環,政府應用好中央支援的物資及人員。

責任編輯: 于丁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