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昌鴻)因2月底俄烏爆發了戰爭,為了制裁俄羅斯,歐美最近將俄羅斯多家重要銀行踢出SWIFT(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國際結算系統,與此同時歐盟日前還宣布切斷白俄羅斯農工銀行等3家銀行與SWIFT系統的聯繫,此舉將令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的國際貿易受到巨大的衝擊,兩國將只得改用歐元、人民幣等結算。而人民幣因其匯率穩定甚至最近一直維持強勢,因此將受到俄羅斯和白俄羅斯等國許多企業和機構的青睞,尤其對華貿易將會直接由美元改為人民幣結算,此舉將間接推動人民幣進一步國際化。

人民幣支付結算比例有待提高

儘管我國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多年來為全球最大進出口國,但是由於人民幣未能自由兌換等原因,我國人民幣在作為全球儲備和支付貨幣仍然偏低。根據SWIFT報告,2021年12月,在主要貨幣的支付金額排名中,美元、歐元、英鎊和人民幣分別以40.51%、36.65%、5.89%和2.70%。從這一比例來看,美元和歐元支付使用率高居第一和第二、我國人民幣支付比例僅為美元的十五分之一,難以與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相匹配。當然,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與人民幣未實現自由兌換有關,另一方面人民幣支付和儲備地位尚未獲得國際上全面認可,因此,人民幣國際地位和國際化的提升仍然任重道遠。

此次俄烏戰爭持續了半個月,歐美對俄羅斯和白俄羅斯實施嚴厲的制裁,切斷兩國SWIFT的美元結算,儘管中國與俄羅斯有不少貨幣互換,但此前美元結算仍是主流。2021年中俄兩國雙邊貿易額上漲至1407.05億美元。筆者認為,中國作為俄羅斯最大貿易夥伴,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目前人民幣持續維護強勢,因此人民幣結算會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青睞。在俄羅斯被取消SWIFT的美元結算後,筆者預計中俄兩國將可能加大貨幣互換或者直接用人民幣結算,這將是一個較好的替代方案。中國與白俄羅斯貿易也可以採取類似的模式。人民幣國際結算和支付總量將有望進一步上升。

此外,俄、白兩國與中東、非洲、亞洲和拉美等地的貿易也因被取消SWIFT的美元結算受到影響。近日,內地觀察網援引多家土耳其媒體報道稱,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與俄羅斯總統普京通話時表示,雙方貿易可用於結算的貨幣有美元、歐元、盧布、黃金和人民幣,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被首次提到,這表明人民幣將因俄烏戰爭受到更多國家的認可。

責任編輯: 蔡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