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記者 邵穎)第五波疫情累計確診突破50萬宗,本港昨日新增28475宗經核酸檢測確診的個案,另有2018宗經快速測試陽性呈報平台完成呈報的個案。衞生署表示,感染數字似乎未見爆發式上升,有少少跡象回穩。精準掌握疫情形勢,是這場抗疫戰的重要一環,有立法會議員指出,近日不少人經快速測試確診,政府最新公布的確診數據與實際有落差,未能全面反映社區實際染疫數字,而快速測試陽性呈報屬自願性質,會令統計不全。議員認為,現時的疫情記者會未能回應市民的關注問題,政府應安排問責官員解答政策性安排。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昨日簡報新冠個案最新情況。

本周一傍晚六時啟用的快速抗原測試陽性呈報平台,開放首六小時接獲17236宗呈報,均屬星期日和星期一檢測陽性的個案,扣除早前經核酸檢測確診和重複輸入的個案後,14715宗屬於有效呈報,其中2018人已完成及取得隔離令,其餘人士正待上載資料,將計入星期三公布的確診數字。

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表示,當局已向相關市民發送短訊,要求提供身份證明文件、快速檢測呈陽性證明的圖片,經核實的患者已被發出隔離令,中心向其同住家人發出短訊要求提供資料,以發出檢疫令。

被問到快速檢測呈陽性的市民若不向平台申報,有否法律責任,歐家榮重申,進行快速測試屬自願性質,當局鼓勵快測陽性患者善用網上呈報平台,以便發出隔離令和掌握疫情走勢,中心會抽樣要求患者接受核酸檢測。

疫情記者會未回應問題

對於新冠疫情研判,歐家榮說,現時疫情未再有爆發性上升,過去曾連續數日錄得約5萬宗個案,直至近日,數字降至2萬多、3萬宗,亦未見出現上月底、本月初的每隔3日倍增的情況,估計是市民配合防疫措施,加上政府實施社交距離措施,令疫情似乎有少少跡象回穩。他又表示,市民已普遍使用快速測試套裝,當局希望將快速測試納入監測系統後,可清楚知道每日實際有多少個案,相信再觀察多一至兩星期,疫情走勢會較明朗。

不過,立法會選委會界別議員陳凱欣認為,政府最近公布的確診數字一定是不準確。她指出,每日圍封強檢的確診率高達15%至20%,新增感染數字無可能不升反降。她有理由相信,快速測試平台的呈報數字同樣與實際情況有落差,因為現時並未採取強制措施要求上報,一些確診者可能因為不願被送入隔離營、認為上報亦難得到幫助、對政府不信任等原因,而沒有呈報,加上快速檢測的「假陰性」概率較核酸檢測為高,本身已存在一定遺漏。

陳凱欣批評,現時每日的疫情記者會僅公布數據信息,而對於政策性的問題避而不答,她認為政府應安排能答到全港性政策的官員,如問責官員等出席,以回應公眾在全民檢測等方面的疑問。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