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公報記者 湯艾加)特區政府月內推行全民強檢,昨日網上瘋傳立法會正為「禁足令」立法,引發多區市民出現「封城」恐慌,超市紛紛爆發搶購潮。
立法會秘書處澄清,沒有就「禁足令」展開任何立法工作。政府提醒市民在抗疫關鍵時候,必須保持冷靜,切勿輕信網上沒有出處及憑據的信息,以免自亂陣腳。有食品供應商表示,目前到港的貨源穩定,呼籲市民無需囤積搶購。
本港近日確診數字屢創新高,昨日網上謠傳有關政府有意實施「禁足令」的傳聞,包括一段有關立法會正為全市禁足7天作點票的錄音,鼓吹市民要有作好儲備糧食的準備。立法會秘書處澄清,立法會及其委員會,沒有就相關事宜進行任何討論,呼籲市民透過立法會網頁或立法會YouTube頻道,收看或收聽會議現場情況。

肉類粉麵搶手
封城謠言傳出後,多區超市昨日出現搶購潮。記者傍晚在銅鑼灣的超市所見,售賣新鮮肉類的櫃枱早已清空,旁邊售賣預製肉類的雪櫃貨架上所剩無幾,旁邊銷售豆腐、雞蛋等可短期儲存的貨架上的貨物亦只餘少量;主食類貨架上快熟的粉麵最為搶手,幾乎被搶購一空。
有市民坦言「人搶我又搶」,因擔心未來幾日食品供應不足,故選購可以存放多日的食品,以備不時之需。
民生區的超市及街市同樣出現搶購潮,有人一次過買數打雞蛋。家住牛頭角的李女士說,因為聽聞或會禁足,買了雞蛋和麵等可耐放的食物。她又說,附近商店不少常見的食品多已售罄。
平常有網購家庭用品與食物的梁小姐表示,昨天如常上網購物,赫然發現送貨日期排到13日後,是平常在落單後3至4日送貨的三倍時間,唯有放工後急急衝到超市。她原想順便買些雞蛋等食物,但見到只餘80元6隻的貴價貨,其他的都已沽清,結果只買到急需補充的廁紙。
無需囤積搶購
對於市面蛋類供應短缺的問題,香港蛋業商會理事長楊金炎表示,多名跨境司機確診影響陸路運輸,水陸運輸的供應需要調配足夠貨運司機安排運送,亦較以往略有延遲,但貨源供應充足且穩定,市民不必擔心「無蛋賣」,無需囤積搶購。
在蔬菜批發市場菜檔工作的楊小姐表示,目前蔬菜供應量不及以往,但仍能保證原來八成的供貨量,個別品種可能存在批發商之間高價搶貨情況,零售價會較高。
百佳超級市場回覆大公報查詢表示,現時最搶手的食品有鮮蛋、麵食類、米、食油、罐頭食品、急凍海產類,以及日用品的廁紙、清潔用品等,目前供應仍然穩定,亦已加強採購和增加訂單,呼籲市民理性選購。
政府透過社交網頁「添馬台」表示,近日網上充斥謠言,不是說超市會關閉,便是立法會點票通過香港禁足7天,有關方面已立即澄清。目前來港的鮮活食物和日常用品供應正常,政府亦與內地一直緊密合作,透過不同途徑包括水路、火車等把物資運到香港,呼籲市民無需恐慌搶購食物。
政府表示,任何人在網上散布謠言,引起公眾恐慌,如涉及刑事成分,當局一定會嚴正執法,市民應密切留意政府發放的資訊,不要被謠言誤導。
立法會議員容海恩表示,政府就是否禁足檢測問題上,短時間內多次變動,難免引起市民情緒恐慌。她了解市民擔心政府會突然公布新政策難以適應,希望政府能積極回應市民,以免謠言影響政府運作,擾亂社會秩序,也需積極找出這些謠言源頭,提前抑制謠言散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