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 蘇婷)拆包、分揀、裝袋⋯⋯這幾天的西營盤社區會堂裏,來自社會各界的逾百名義工們一刻不停,協助中西區民政事務處包裝快速測試套裝,為的是在第一時間,將快速測試套裝送到急需檢測的市民手中。作為抗疫前線的關鍵一環,工作現場亦有極高防疫要求,義工們抵達後要先做快速測試,結果為陰性後才能進入包裝場所,領取防護服、頭套及手套。全副武裝後,方可入座,開啟流水線式作業,爭分奪秒地包裝快速測試套裝。

西營盤社區會堂裏,來自社會各界的逾百名義工們一刻不停,協助中西區民政事務處包裝快速測試套裝。(受訪者供圖)

為入場做採訪,記者也做了快速測試。工作結束後,索性也領取了防護服,參與到其中一條流水線。記者負責的部分是將測試用工具放入已預裝說明書的袋子,並鎖緊密封袋,以防在運輸途中散落造成使用不便。現場不時有資深義工指導分裝工作,每組亦有組長記錄已包裝個數,並逐一檢查套裝內物品是否有錯漏。記者所在組的組長花姐(化名),就火眼金睛地兩次發現裝少或裝重測試工具,立即做出更換。「包裝講究快,更要講求準,否則收到就用不了,浪費了。」花姐說。

說是組長,花姐也是義務來幫忙的市民,只因從年初一開始已多次參與防疫抗疫的義工工作,因此有了一定「作戰」經驗,從資深快手組分拆出來,負責帶一個新小隊。這兩年剛退休的花姐,疫情下忍不住發揮餘熱,朋友叫她做防疫義工,二話不說就參加了。「哪裏需要人就去哪裏,除了做後方工作,也去過強檢區幫手。」花姐說,自願參與抗疫工作的義工們任勞任怨,「別看我們是師奶,這裏有很多人大年三十那天都來義務幫忙。你看我們這一桌的那位婆婆,今天上午到現在,忙到中午都沒吃飯,我都佩服。」

義工們分工明確,流水線作業。(受訪者供圖)

坐在花姐對面的義工輝叔(化名),和太太一同來做義工。輝叔說自己六十年代從內地來港從事船務工作,曾做過貨輪船長。年逾七旬的他說話中氣十足,拆包、分裝的速度不落人後。「我們就是想為香港做點事。」輝叔和太太也參加了多次義工行動,「希望疫情趕緊控制下來。」

現場有很多義工和輝叔一家一樣,抱有同一個想法: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參與抗疫工作,出一份力。「我是在群組看到招募義工的公告,馬上就和老公一起報名了。」在港島生活的林小姐(化名)報名參加了兩場義工活動,「每次香港有事,心裏就很不舒服、很難受。」林小姐坦言,香港目前的防疫工作有不足,「吐槽也不能改變,我就盡點力做些事去改變。」

一條流水分為多個環節,有人負責分裝說明書(點新聞記者蘇婷攝)
最終將測試用工具放入已預裝說明書的袋子包裝後,鎖緊密封袋,以防在運輸途中散落造成使用不便。(點新聞記者蘇婷攝)

記者分揀了不到半小時,已留意到橡膠手套內「焗」出汗水。儘管只是分揀、包裝這樣簡單的動作,持續保持一個姿勢不斷重複近一天,難免疲累。然而,現場卻沒有一個人放慢速度,都專注於各自的分工。100包、250包、500包……「我們這裏夠500包了!」各個組的組長清點包裝夠1箱500包後,便立刻通知現場機動負責人,封箱、打包,等待將這些套裝送到在中西區需要做自我檢測的市民手中。

「原本預計5日包完,但昨天包括我們和其他團隊在內一起包裝,已包了2.5萬份,相信多1日能完成,比正常預計的時間快了很多。」社區應急輔助隊總監黃輝成介紹,部分熟手義工將包裝經驗分享給其他人,大幅提升了包裝速度,「包得也越來越好看。」據他介紹,當天共有50名隊員分別在西營盤及將軍澳參與包裝活動,其中不乏受疫情影響而失業的人,亦有專門請假來參加義工行動的人。

社區應急輔助隊總監黃輝成(左)、社區應急輔助隊港島中區總區會長陳惠美(中)、中西區女企業家協會創會會長嚴偉貞(右)

社區應急輔助隊在現場的義工之一陳惠美表示,雖然自己和身邊人都在不同程度受到疫情影響,但是樂於響應志願團體號召出來幫忙抗疫工作,「希望可以盡少少力貢獻社會。」另一位參與義工工作的中西區女企業家協會創會會長嚴偉貞表示,自己還招募了一些青年學生來幫手包裝,「讓他們學習盡公民責任,同時也能舒緩情緒,很多小朋友說願意再多一些參與。」

時間接近晚7時,外出吃完晚飯的義工們又回到工作現場,熟練地穿上防護裝備做好清潔消毒後,再次投入到包裝工作中。記者所在的這條流水線超額完成了包裝任務,大家互相道別並相約下個義工活動見。另一旁的流水線,來了一群看上去約莫二十來歲的年青人,花姐說,這是他們第一次來參與義工活動。

多位義工是首次參與快速測試包裝工作,他們均表示,能為香港抗疫出一份力非常開心。(受訪者供圖)

「我希望每一個香港人都可以保持一份正能量,大家互相幫助,互相鼓勵,在疫情下大家都要自強,相信疫情會過去的。」陳惠美說。嚴偉貞也表示,現在祖國也來馳援,很有信心疫情很快能過去,「希望每個香港市民都能持正能量去面對,希望在明天!」

「希望每個香港市民都能持正能量去面對,希望在明天!」有參與義工這樣說。(受訪者供圖)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