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規模首次突破6萬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圖為大批出口商品車在山東港口煙台港集結等待裝船(2021年12月7日無人機拍攝)。 新華社

(香港文匯報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中國外貿進出口以持續高增長態勢收官2021。海關總署發布數據顯示,在外需強勁、全球供應鏈受阻、價格高企等因素共同支撐下,2021年中國進出口規模首次突破6萬億美元關口。海關總署14日發布數據,2021年,以美元計價,中國進出口規模達到6.05萬億美元(約合39.10萬億元人民幣),年內跨過5萬億、6萬億美元兩大台階,達到歷史高點。

據海關統計,2021年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9.10萬億元人民幣,比2020年增長21.4%。其中,出口21.73萬億元,增長21.2%;進口17.37萬億元,增長21.5%。全年實現貿易順差6,764.3億美元(約合42,968.86億元人民幣),創歷史新高。

經濟發展疫情防控領先全球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分析指,中國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領先地位,主要經濟指標保持了較快增長;全球經濟保持復甦態勢; 2021年以來中國出台的一系列穩主體、穩市場、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的政策措施,為外貿企業紓困解難,大大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都是外貿增長的重要支撐。

上月對美國出口增21.2%

2021年12月出口繼續保持韌性,以人民幣計出口同比增長17.3%,提高0.7個百分點;進口同比增長16.0%,回落10.0個百分點。當月出口貨運量為1.4億噸,同比下降11.1%,或顯示出口韌性主要受到價格因素支撐。

數據還顯示,中國對歐美出口表現良好。2021年12月中國對美國出口同比增長21.2%,較11月大幅增長15.9個百分點;對歐盟出口同比增長25.6%,低於11月7.8個百分點,均高於總體增速。

人民幣趨貶值或對出口有支撐

保銀資本管理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分析指,12月出口再度超預期,可能反映了奧密克戎變異株對全球供應鏈的衝擊,出口訂單或從其它發展中經濟體轉移到了中國。另一方面也說明全球需求依然強勁,發達國家維持政策以保經濟活動不受限制。

張智威預計今年一季度中國出口繼續保持強勁,驅動經濟增長,因為全球需求有韌性,而且許多發展中國家疫情惡化。但由於多城爆發疫情,一季度中國經濟前景面臨下行風險仍高。

國盛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熊園則指出,今年出口大概率回落,但韌性仍強不必悲觀。當前海外疫情大幅反彈,後續中國出口可能持續超預期;RCEP正式生效,令貿易環境改善;美元指數走強、人民幣趨貶值可能對出口有所支撐。

中國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不變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亦表示,展望2022年,外貿面臨的不確定不穩定不均衡因素增多。中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全球疫情形勢依然嚴峻,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嚴峻和不確定,國際需求復甦勢頭放緩。此外,再疊加2021年外貿基數較高的因素,2022年外貿運行面臨一定的壓力。同時中國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堅定穩住外貿基本盤的信心。

責任編輯: 木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