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icron病毒持續在社區傳播,昨日新增14宗個案,包括多宗與輸入個案相關連的本地個案。新增確診沒有幾何級數上升,有專家樂觀認為這一波疫情有望在農曆新年前後受控。若能如此固然是全港市民樂見的好事,但全球疫情不斷升級,內地也出現多地散發疫情,本港必須汲取多波疫情教訓,建立穩固的防疫體系,加快控制第五波疫情之餘,也更有把握應對好將來可能出現的新疫情。具體而言,要在病毒追蹤、檢測能力、疫苗接種三方面做得更好。

Omicron病毒傳播能力極強,可幸香港連日新增本地確診都是三五宗,疫情未見大爆發。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認為,假如當局可繼續找到所有個案的密切接觸者隔離檢疫,有望在農曆新年前後截斷這一波疫情。這個樂觀估計是每位市民都樂見的,但衞生防護中心提醒我們,近日確診減少的重要原因是本港停了美英等8個國家的航班來港。面對疫情仍然在社區蔓延,市民絕不可掉以輕心,更為重要的是,政府和社會各界要汲取這一波疫情的深刻教訓,修補外防輸入漏洞,同時強化內防擴散措施,築起強大、穩固的防控體系,確保本港有能力應對將來可能的零星輸入。

首先是建立一套快速、高效的病毒追蹤系統。這波疫情發生後,無論是宴會、餐廳還是醫護中心,當局在追蹤密切接觸者時仍然相當困難,「安心出行」不實名登記、不上傳資料、不帶自動追蹤功能的弊端十分明顯,市民忘記掃碼或不配合自覺使用的例子時有發生,「望月樓」、「陸田園」等餐廳的傳播鏈,當局都需要花多日才找回全部密切接觸者。病毒追蹤是與病毒傳播競賽,爭分奪秒,遲一刻找到密切接觸者,病毒傳入社區的風險就增加一分。經歷幾波疫情折騰後,越來越多市民對提升、完善病毒追蹤有了共識,政府應抓緊時間強化包括「安心出行」功能在內的整個追蹤系統。

其次是要提升檢測能力。鑒於屯門接連出現確診個案,政府建議區內居民「願檢盡檢」,卻遇上檢測能力瓶頸。連日來屯門區多個檢測中心及流動採樣站大排長龍,政府的應變顯得有點兒手足無措。在沒有社區個案的時候,本港主要應對輸入個案和機場、醫護等高危人群的常態檢測,能力還是綽綽有餘的。當一旦出現社區傳播,為找出密切接觸者截斷傳播鏈,就要不斷封樓強檢,或者做分區大規模強檢,本港的檢測能力就顯得力有不逮。特首林鄭月娥日前說本港的日檢測能力為10萬個樣本。但面對屯門有不少市民需要十幾日內做七八次檢測,每天10萬的檢測能力並不充裕。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防疫如打仗,政府有必要進一步增加檢測資源和人員投入,確保在需要撲滅疫情火頭的時候能「召之即來」。

再次是築起更牢固的疫苗防疫屏障,一方面是繼續鼓勵未接種的成年人尤其是長者盡快接種,另一方面是繼續擴大接種年齡的範圍。疫苗顧問專家委員會昨日建議,容許5至11歲兒童接種「復必泰」疫苗,劑量是成人的三分一;而當局去年底已批准將「科興」疫苗的適用年齡擴大至3至17歲。相關建議是委員會參考了全球範圍內眾多數據之後得出的科學結論,有很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少家長對兒童接種疫苗存在錯誤認知,政府應有針對性地加大宣傳教育力度,打消家長對子女接種疫苗的不必要顧慮,盡快讓少年兒童有疫苗屏障。

疫情防控仍然是新一年政府施政的頭等大事,也是本港經濟復甦和民生復常的根本所在,全港市民都有責任督促、配合政府修補好內防擴散的多方面不足,切實保障全港市民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