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本港與內地恢復免檢疫「通關」在望,當局早前透露通關配額將優先分配予商務及公務人士,惟未有提及如何處理其他有需要的人士。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今日(12日)聯同部分急需回內地探患病親人或辦單程證的基層市民舉行記者會,呼籲政府要預留不少於一半的配額,讓有探親及特殊緊急需要的人士申請配額。

社協表示,有八成香港人在內地有親友,有10萬人每日往返兩地工作、居住或上學等,亦有10萬個兩地婚姻家庭等待團聚,兩地封關令不少人生活受影響,夫婦、父母、子女分隔兩地近2年,有人甚至有親人去世亦未能奔喪,指政府應當人道處理這些個案。
社協認為,各社群均有其特別需要,當局不應將所有或絕大部分的配額編配予商務人士。若首階段通關名額設為1000個,應預留不少於500個供探親及有特殊緊急需要人士申請。社協又建議當局可考慮設立計分制作為審批,例如緊急程度愈高、已申請時間愈長,所得的分數就會愈高,並按先報先得的原則處理。
另外,截至今日中午12時,已有33.6萬人申請「港康碼」帳戶,當中有約9.8萬人已啟動帳戶。
責任編輯:
之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