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日報和香港再出發大聯盟主辦、以「新機遇新格局:面向RCEP的粵港澳大灣區」為主題的「2021大灣區論壇」昨日(11月30日)在港舉辦,近20位香港政商學界代表,聚焦金融服務、貿易物流、專業服務、文化旅遊等不同領域,就城市間如何互利合作、共同把握RCEP下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機遇等展開討論,來自32個國家的駐港總領事、領事官員,以及逾460名特區政府、中聯辦、本地及國際企業、專家學者等參加論壇。

圖:左圖:梁振英通過視頻發表演講,表示RCEP的簽訂為香港帶來新的增長動力。右圖:「2021大灣區論壇」現場,外交部駐港公署特派員劉光源(前排右五)與出席論壇的嘉賓合照。

RCEP助力經濟發展 促抓緊機會

全國政協副主席、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總召集人梁振英通過視頻發表主旨演講表示,作為全球最大的商品和服務貿易中心之一,香港擔得起「超級聯繫人」的美譽。RCEP的簽訂為香港帶來新的增長引擎,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合作也會愈發順暢。他指出,內地擁有強大的生產組裝能力和巨大的消費市場,RCEP對香港的意義不在於香港本身是生產方還是消費方,而在於兩地間的緊密聯繫。香港應更「積極主動」地抓住機會,將RCEP和大灣區帶來的潛在機會轉化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動力。

劉光源:香港背靠祖國 連接全球

外交部駐港公署特派員劉光源在論壇現場發表主旨演講指出,香港背靠祖國、輻射亞太、連接全球,是大灣區中心城市和區域內最國際化的城市,具有金融市場穩健、資本自由流動、法治環境和專業服務等顯著優勢,並已與RCEP中13個經濟體簽訂了自由貿易協定。隨着國安法實施和選舉制度的完善,香港迎來由亂轉治、由治及興的重要轉折,在大灣區建設、國家新一輪對外開放中大有可為,也一定會大有作為。「十四五」規劃賦予香港「一個中心、三個樞紐」定位將進一步強化香港作為中國與世界「超級聯繫人」角色,為香港發展和大灣區建設揚帆起航再添動力。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日報社社長兼總編輯周樹春以線上方式致歡迎辭,他說,RCEP是一項共贏的提議,惠及各類經濟體,無論其規模大小,經濟發展水平高低,發展中成員國可借助不斷流入的投資提高生產標準和收入水平,從而提升價值鏈;發達成員國則可以通過在東盟國家建立生產基地來減少管理費用,同時亦能迎合當地市場。

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副秘書長鄭李錦芬在現場致歡迎辭指出,與以往相比,人類現在更需要緊密合作。逆全球化帶來的威脅是真真切切的,地緣政治帶來的「脫鈎」效應也影響深遠。現在各方應互聯互通、和諧共存、融合發展,合力抗擊新冠疫情、應對氣候變化,共謀繁榮。

責任編輯: 于丁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