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施政報告提出布局長遠的「北部都會區」構思,開拓香港發展的巨大空間。署理創科局局長鍾偉强昨在一論壇上談到「北部都會區」規劃時表示,北都區的新田科技城,將會聯動深圳科創園,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引擎。北都區具體規劃和本港產業政策制定,關係本港和粵港澳大灣區的未來,特區政府應以創新思維打破傳統局限,積極與大灣區內地城市尤其是深圳共同謀劃,構建優勢互補的產業鏈和充分銜接的制度機制,讓北都區構思高效順暢落實。

北部都會區與鐵路概念簡介圖。

北都區是關乎香港未來數十年發展的遠景規劃,亦是對過往香港規劃思路的重大突破。政府在具體規劃過程中,一方面要主動與各界討論,釐清發展思路;另一方面,在灣區建設、港深同城的大勢下,北都區的發展絕不能沿用香港單方面規劃的舊模式。施政報告已經表示,要與深圳形成「雙城三圈」,即「深圳灣優質發展圈」「港深緊密互動圈」「大鵬灣/印洲塘生態旅遊圈」;港深合作規劃顧問、規劃署前署長凌嘉勤亦指出,「北部都會區」的策略目標是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構建完整的創科產業生態系統,發展創科產業為香港第二個經濟引擎,與「維港都會區」並駕齊驅相輔相成,推動香港經濟。無論是發展創科,還是建設宜居宜業宜遊都會區,香港都要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特別是深圳,尋求更加深度交融的協同發展。

今年10月公布的《廣東省科技創新「十四五」規劃》確定,廣東將更加緊密攜手港澳增強戰略科技力量,三地將合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實驗室等「國之重器」建設,並以前海橫琴兩個合作區為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支點,以開放融合打造創新共同體。一直以來,深港同城發展,深圳一直表現積極,已經將深港口岸經濟帶作為深港合作的前沿陣地,提出一批空間統籌、結構優化、錯位協同的特色功能區,包括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深圳灣深港總部經濟集聚區、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羅湖深港社會融合發展示範區、沙頭角深港國際旅遊消費合作區、大鵬深港海洋經濟合作示範區等,主動構築深港合作新紐帶、更具潛力新平台。

相比之下,香港以往強調「小政府、大市場」,不論城市規劃、產業政策,政府欠缺主導發展的魄力和經驗。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政府確實更需要加強與中央、廣東省以及深圳市的溝通對接,令香港的規劃和產業政策切實與灣區交融,成為國家發展戰略、大灣區產業布局的一部分,與內地城市攜手構建完整產業鏈,令由創新驅動的北都區發展更快走上正軌。

責任編輯: 宋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