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洋(受訪者供圖)

文/劉洋

2020年11月舉行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明確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指導地位,開啟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引領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和法治中國建設的新征程。習近平法治思想的主要內容和核心要義,集中體現為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此次會議上提出的「十一個堅持」,其中包括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

習近平強調,要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和涉外法治,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戰略布局,協調推進國內治理和國際治理,更好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中共十九屆六中全會上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指出,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因此,香港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國家在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的進程中貢獻力量的時候,就要從「一國兩制」原則出發,找到助力國家全面依法治國,推動法治中國建設的着力點和落腳點。

今年3月公布的「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支持香港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香港既是中國唯一實施普通法的管轄地區,又是普通法世界當中唯一適用中英雙語的地區,還是全球公認的仲裁中心。因此,很多人視中央的支持為理所應當,法律界更多則是將國家支持視為開拓更廣闊法律服務市場的契機。但如果只停留在此點則未免太過局限。香港法律界想要真正發揮自身所長,貢獻國家所需,就需要站在國家全面依法治國的大局觀上,才能與內地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習近平曾多次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內容是法治,而涉外法治則是國家以法治方式參與國際事務和全球治理的重要實踐。在全球治理體系發生深刻調整,制度競爭成為國家間最根本競爭的時代背景下,香港充分發揮好利用好「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協助國家提升全球法治話語權和影響力,就顯得彌足珍貴。

今年10月公布的《施政報告》響應國家支持建設香港成為法律樞紐,其中一項措施就是爭取國際組織來港舉行決策會議。律政司坐言起行,一直不遺餘力舉辦國際性法律會議,包括主辦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探討投資調解改革方案的工作組會議,以及主辦第59屆亞洲——非洲法律協商組織年會,討論重要國際法律議題。正如律政司長鄭若驊最近在文中所指,亞非法協年會在港舉行,不僅證明香港有吸引國際法律機構到來舉行決策會議的能力和特色,亦有利於香港發展成為國際法律和爭議解決服務樞紐。

隨着中國企業越來越多走向世界,它們在拓展海外利益時遇到的阻力和挑戰也就會增大,跨國糾紛和法律問題也將更多更複雜。習近平指出,要把法治應對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規則說話,靠規則行事,維護國家政治安全、經濟安全,維護中國企業和公民合法權益。當前,國際商貿規則和合同約定依舊普遍以普通法為基礎,國際仲裁和其他爭議解決方式也大多由西方國家制定。香港在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的過程中,法律界需要樹立法律鬥爭觀念與意識,善於運用法治思維和方式,協助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有效防範和應對法律風險與挑戰,從而實現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目的。

中共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要求,建設通曉國際法律規則、善於處理涉外法律事務的涉外法治人才隊伍。習近平指出,專業人才培養要跟上,要加強能力建設和戰略投入,加強對全球治理的理論研究,高度重視全球治理方面的人才培養。香港法律服務業的巨大優勢就在於擁有數量眾多的具國際視野的優秀人才,但短板則是缺乏從國家利益出發的專業人士。律政司近期與清華大學合作開設「中國法基本原則課程」,從第三期開始更開放給除政府律師以外的私人執業律師。這無疑可以培養既具備國際視野和通曉國際規則,又擁有深厚國家觀念且具有對外鬥爭能力的法律人才。

習近平在會見香港澳門各界慶祝國家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時的講話中,曾鼓勵港澳人士更加積極主動參與國家治理實踐,特別是要凸顯在國際社會發揮作用的優勢,支持國家參與全球治理。香港伴隨着國家一起日益走進世界舞台中央,就更要做好國家涉外法治建設的好幫手,為國家在參與國際法律法規制定方面貢獻智慧。

(作者為港區河南省政協委員、香港華菁會副主席、香港與內地法律專業聯合會副會長)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