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劉凝哲、凱雷 北京報道)記者從中國航空工業獲悉,2021年11月27日9時,由其自主研製的翼龍-10無人機搭載毫米波測雲雷達、掩星/海反探測系統等,經過幾十分鐘飛行後到達任務空域,與天基、海基、岸基氣象觀測儀器一起,對海洋上空雲系、溫濕廓線分布、以及海面風場等氣象要素進行協同觀測。航空工業表示,這是繼2020年翼龍-10執行中國首次無人機颱風探測試驗任務後的又一次技術突破,是建設以無人機為主體的空基觀測體系所邁出的重要一步。

翼龍-10無人機待命出征。受訪者供圖

中國海岸線漫長,以颱風為代表的海洋氣象災害頻發,每年給沿海居民生命財產和國民經濟造成巨大損失。近年來,中國對颱風等氣象災害的預報誤差改進明顯,但是現有的空基觀測手段無法對其進行高時空分辨率的抵近式探測,對颱風等氣象災害的精細監測預報預警能力仍無法滿足實際需求,這也是受颱風(熱帶氣旋)影響的各國面臨的共同難題。

利用無人機對颱風直接觀測是提高颱風強度預報、路徑預報準確率的重要手段。為此,2020年中國氣象局聯合中國航空工業實施開展「海燕計劃」,對颱風等海洋氣象觀測開展科研探測試驗,本年度試驗就是其重要組成部分,重點開展機載氣象載荷功能和性能測試。

翼龍-10無人機執行任務。受訪者供圖

「為更好地適配多型任務載荷,我們在去年的基礎上對翼龍-10做了進一步的優化升級,確保了飛機能夠高質量的完成此次科研試驗」,翼龍-10現場指揮唐克兵說。據悉,翼龍-10無人機在本次任務中搭載多種氣象探測載荷,涵蓋了海洋氣象多要素、多維度以及高分辨率的全方位探測,開創了同一無人機平台多模式應急氣象協同觀測的先河。該任務是建設以無人機為主體的空基觀測體系所邁出的重要一步,同時為今後實現「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奠定了重要基礎,對海洋開發利用、防災減災和建設海洋強國提供重要支撐,並為全球氣象服務提供全新精準的技術手段。

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副總工程師張雪芬表示,此次試驗將在驗證翼龍-10無人機平台、改進載荷的性能、觀測方法、指揮系統、試驗流程以及自主研製的掩星系統和太赫茲雷達的同時,為最終建立完善的無人機氣象應急探測業務系統奠定堅實基礎。

責任編輯: 張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