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較量】拓生源防殺校 改善教學質素

2021-11-24 04:45:39 香港
● 立法會功能界別教育界5名候選人出席論壇活動時均就殺校問題表達關注。左起:文詩詠、林日豐、丁健華、林泳施、朱國強。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掃碼睇立選候選人名單

教界候選人盼開放來港人士子女入讀公校 鞏固教育樞紐地位

因應本港學齡人口減少,學界再度面臨縮班殺校危機。立法會功能界別教育界5名候選人林日豐、朱國強、丁健華、文詩詠、林泳施,昨日出席「立法會功能界別(教育界)候選人論壇」時均就殺校問題表達關注。有候選人形容目前情況如「溫水煮蛙」,擔心殺校陸續有來,建議可透過改善師生比、專科專教等措施保障教師,並改善教學質素。另有候選人建議局方應全面凍結中小學數目6年,爭取時間與學校商討對策,並積極為學校開源,包括考慮給予來港發展人士的子女有條件入讀本港公營學校,為中、小、幼拓闊生源,同時鞏固香港教育樞紐地位。●香港文匯報記者 姜嘉軒

論壇由「教育專業聯盟」昨日於中華基督教教會協和小學(長沙灣)禮堂舉辦,邀得前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擔任主持,予5名候選人向社會解說參選理念及政綱的機會。

昨日論壇舉行前,教育局宣布龍翔官立中學將於2022/23學年起與九龍工業學校合併,前者將於2024/25學年停止營辦。

丁健華:合併等同殺校

以「零殺校,保教席,尊重教師」為競選口號的立法會功能界別教育界A3號候選人、香港幼稚園專業交流協會主席丁健華表明不認同局方做法:「合併即等於殺校,學生人數相對少,老師的影響恐怕更大。」

他形容情況有如「溫水煮蛙」,「老師們現在未必感受得到,但其實已經相當嚴峻,一來到就會好『犀利』」。他感嘆現在的合併恐怕只是開始,未來或陸續有來,故希望教育局可對受影響教師有所安排,「例如考慮小班(教學),部分科目實施專科專教等,改善以往一名教師身兼多科的情況。」

朱國強:老師壓力多源於行政

同界別A5號候選人、教聯會副主席朱國強表示,曾經歷殺校,亦試過兩年來「朝七晚十一」的長工時生活,深明弱勢學校的困難和教師工時過長等問題,認為老師不少壓力均來自行政工作,建議改善班師比並爭取「零殺校」。

文詩詠:設中央教師人才庫

同界別A1號候選人、直資小學校長文詩詠表明反對「非科學殺校」,提倡小班教育,並指當局應研究教師最高工時,建議可設立中央教師人才庫,令代課或待業老師有更多工作機會。

林日豐:凍結學校數目6年

同界別A2號候選人、津貼中學議會前主席林日豐曾參與推動自願優化班級結構計劃、「2-1-1」減派方案,最終達至中學「零殺校」。他昨日感嘆今次合併消息難免會向業界發出「不快」訊息,令大家對將來發展有疑慮。他認為,本港目前迎來學齡人口減少,政府應體恤業界困境,讓大家共度時艱,建議局方考慮凍結學校數目及資源6年,爭取時間與學界商討對策。

他提到,國家「十四五」規劃提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八大中心」,「既然藍圖予人盼望,好多人才將會舉家來港,如我們有量度、空間去接納,他們的子女都可到香港公營學校讀書」。不過,前提是不影響本地學生,以及可能需要付費,「打開門,做一個世界大都會,包容國際文化。」

被問到教育局曾指,實施小班教學不宜視為處理學童人口下降的對策。林日豐認為,學界於疫情下採取網課與實體教學的雙軌教法,老師負擔增加,加上學生身心在疫情下都有影響,「假如有更多空間,才可造就更多不同的學習環境。我們爭取(優化)班師比,學生也會得益。」

林泳施:爭取優化班師比

同界別A4號候選人、群育學校校長林泳施認為,老師應該受到尊重,獲得善待,現時本港的班師比例為一比二點一,澳門為一比三,她表示會極力爭取優化班師比,「其實當班師比可以跟澳門睇齊,已可消化到多出來的老師」。她又認為,優化班師比後,老師可更專注教學,亦可發展技能教育、情緒教育等不同增值方向,「讓大眾覺得老師們值得留低。」

讀文匯報PDF版面
評論(0

0 / 800

相關推薦
評論成功,請等待管理員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