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路德會與觀塘IW Hotel合作推出過渡性房屋項目「德薈」,供輪候公屋逾3年或居於不適切居所的雙職夫婦申請入住,昨日(22日)開放申請。與此同時,有發展商提出,研究提供價格低於市場水平的資助住房新模式。協助基層市民解決住屋矛盾已成社會共識,政府和社會各界有必要攜手合作,集思廣益,尤其是鼓勵更多發展商、社會組織作出更大的承擔,出錢出力,發揮優勢,盡可能快和多地提供過渡性房屋、資助房屋,開拓創新模式紓緩基層市民住屋的困苦。

過去數年,香港居住在劏房的人數持續上升,從2014年的195,500人(2015年統計處報告),上升至2021年初估計的226,340人(劏房租務管制研究工作小組報告)。但是,覓地建屋需時,公營房屋供應無法在短期內大量增加。運房局局長陳帆早前曾說,要未來十至二十年才可望達成公屋3年上樓的目標。在這種遠水難救近火的情況下,增加過渡性房屋的供應,成為暫時解決市民居住環境惡劣、減輕住屋支出負擔沉重的重要臨時措施。

在最新的施政報告中,提出增建5,000個過渡性房屋單位,加上較早前已提出興建1.5萬個單位的目標,未來過渡性房屋整體供應增至2萬個。但截至上月底,只落成了1,306個單位,昨日開放申請的「德薈」亦只有30個單位,相比25.4萬等公屋上樓的人群,根本杯水車薪。如何在加快過渡性房屋供應的同時,發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資助性房屋的提供,必須要有創新思維、推出創新模式。

本港資助性房屋現時仍然集中由房委會、房協等公營機構提供,如果繼續按部就班,增加資助性房屋供應的規模必然受到極大限制,緩解居住困境也會曠日持久。因此,政府有必要充分調動發展商、各種社會組織參與的積極性。

本港大型發展商手上有不少土地資源,也有足夠的財力、技術和人才,可以比較高效地改建、提供適切的房屋,包括資助性房屋。在新時代下,發展商也有責任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新世界發展行政總裁鄭志剛昨日在一個論壇表示,「後千禧世代」更重視企業有否負上社會責任,企業要「賺到盡」的概念已過時,因此兩個月前成立的房社企「新世界建好生活」,正研究新型資助房屋模式,以創新思維解決困擾香港多年的房屋問題,希望達至「官商民」三贏局面。社會殷切期待,由發展商推動的新型資助房屋模式盡早成事,讓眾多「無殼蝸牛」受惠。

另一方面,香港有不少空置率較高的工廈、酒店,政府應認真研究在政策上拆牆鬆綁,讓條件適宜的工廈、酒店改造為過渡性房屋或資助房屋,並開放予商界參與。香港由亂及治,社會大環境趨向理性,改善民生的泛政治化阻力大減,政府施政要有破格思維,更要以民為本,透過加快公私營合作、工廈改造、酒店改裝等方式,盡快提供數量可觀的過渡性房屋和資助房屋,滿足基層市民住屋的迫切需要。

責任編輯: 于丁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