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綜合報道)全球多地正逐漸從新冠疫情中復甦,勞動市場在疫情期間遭受衝擊的影響陸續浮面,多個國家正面臨員工嚴重短缺問題。其中美國的「大辭職潮」(Great Resignation)更愈演愈烈,單在9月份便有多達440萬人離開原來工作崗位,數字是20年來最高。經濟學家指出,很多較年長員工在疫情期間失業後決定提早退休,即使疫情稍放緩亦無意重投職場,是導致美國現時員工短缺的主因之一。在僱主難以聘請員工的同時,也有大批民眾處於失業困境,無法覓得職位,分析指出由於僱主和勞工之間對工作的要求存在明顯落差,進一步加劇勞動市場失衡,損害經濟復甦。
美國勞工部前日公布最新的職位空缺及勞動力流動調查,顯示9月份辭職人數較8月增加16.4萬人,單月共有440萬人離職,是2000年12月以來最高紀錄。辭職潮遍及多個行業,其中藝術、娛樂及消閒行業多達5.6萬人離職,其他服務和政府教育行業也分別有4.7萬和3萬人離職。

邊境限制阻礙海外員工赴美
經濟學家指出,部分家庭由於在疫下減少消費,以致儲蓄增加,因此在疫情緩和後也不急於返回職場,但相信導致勞動市場人手短缺其中一個主因,是有大批在疫情期間失業或停工的年長員工決定提早退休,導致勞動市場永久流失這批員工,加上邊境限制阻礙海外員工赴美工作,早年出生率下降也導致現時缺乏年輕勞動力進入市場。
除美國外,其他多個國家也面臨同一困境,其中英國的員工短缺受脫歐進一步打擊,嚴重影響肉類生產、農業和運輸業,人手不足引起的糧食供應問題,更在部分地區觸發搶購潮。雖然政府已決定為指定行業的外勞批出臨時簽證,酒店業等行業亦計劃通過加薪吸引員工,但分析認為並未能帶來很大改變。

對工作揀擇 230萬人長期失業
僱主面對招聘困難,不少美國民眾卻成為長期失業人士。調查指出,全國截至9月底約有1,040萬個職位空缺,但仍有230萬人失業半年以上,美國對上一次出現如此多長期失業者,已是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和1980年代初經濟衰退期間。
據《華盛頓郵報》分析,僱主招聘和勞工求職同時存在困難,關鍵原因是僱主和僱員對職位的期望和要求存在落差。很多公司雖然有招聘新手員工,但它們更傾向招攬具有多年相關經驗、願意上夜班和在周末加班的員工,也希望他們不抗拒返回辦公室、與客戶面對面交流等。但對正求職的民眾而言,不少人希望獲得更高薪酬待遇、彈性工作時間和可選擇遙距工作,導致一方面出現勞工荒,另一方面卻有大批民眾等待就業。

玩具廠生產線鬥搶人 停接訂單損聖誕供應
美國多個行業鬧人手荒,在聖誕節快將來臨之際,對玩具生產商造成重大打擊,由於生產線員工嚴重不足,部分廠商已停止接受新訂單,預計今年聖誕期間的玩具供應受阻,意味家長未必能買到心儀禮物送給孩子。
在面臨員工短缺下,工廠之間出現搶人潮,紛紛通過加薪或入職福利吸引新員工。佛蒙特州玩具製造商Maple Landmark工程師蘭維爾表示,他的生產團隊還欠缺3至4名員工,坦言人手競爭太激烈,附近其他廠房近日亦貼出招聘廣告,Maple Landmark雖然去年已加薪7%,生產線平均每名工人的時薪升至15美元(約117港元),但仍無法招聘人手。
蘭維爾指出,由於現時到處都缺人,員工有太多選擇,「很多人最初覺得製造玩具很有趣,但來到店內和廠房看看、知道工作詳情後,我們再聯絡他們到來第二輪面試,但已沒有收到回覆。」
由於生產線缺人,公司只能停接新訂單,專注為現有零售客戶供貨。Maple Landmark其中一款最暢銷商品是彩色英文字母原木火車玩具,車身由兒童的名字拼砌而成,但工廠近日收到通知,指出黃色的英文「E」字母已出現短缺,蘭維爾表示,就連相對較少使用到的「Q」字母也面臨供應不足,「在『Q』也不足時,可想而知我們正處於多大困境。」

不滿疫情高峰期遭待薄 越南工人解封即返鄉
越南是全球最大的成衣和鞋履產品生產國之一,當地最大城市胡志明市於上月起解除封城措施,旨在讓工廠盡快復工,重振受新冠疫情重創的經濟。然而在解封後,很多工人拒絕重返工作崗位,指出在疫情停工期間,廠方和政府未有為他們提供足夠支援,導致他們生活拮据。大批員工離職導致工廠人手不足,廠方希望通過加薪和提供補貼留住工人,但仍難以動搖他們離職的決心。
由於嚴格隔離和封城措施奏效,越南去年控疫情況理想。在製造業重鎮胡志明市和平陽省,當局要求工人必須住在工廠內,這使很多工廠只能倉卒在倉庫和停車場設置臨時帳篷供員工棲身,居住環境惡劣導致大批員工染疫。為節省員工的住宿成本,部分工廠更直接停工,大批員工因此失去收入。
蝸居3個月每天豉油撈飯
越南僱傭關係研究中心的調查顯示,在受訪的300名工人中,60%都表示意識到在胡志明市失去安全網後,決定離開並返回家鄉。其中在胡志明市一間鞋廠工作的秋庄(譯音)表示,她曾與多名工友一同居住在狹小的單位近3個月,其間每天只能吃「豉油撈飯」,即使她的僱主承諾加薪,但她已不在意,「就算給我的工資翻倍,我也決定回家,胡志明市不再是一個給予我們安全感的地方。」
政府數據顯示,胡志明市和平陽省在今年7月至9月期間,已約有130萬名工人離職,其中胡志明市工業園區的工人僅剩下約13.5萬人,較之前大跌46%。雖然不少僱主承諾加薪,市政府也計劃為工人提供首個月免費住宿和交通,但很多人表示已對當局失去信心,「我們在最艱難的時候被他們拋棄,那麼為何還要留下來?」
許多國際品牌均在越南設立生產線,員工短缺進一步阻延供貨,意味消費者需等候更長時間才能購買到有關商品。其中美國大型體育用品品牌Nike早前宣布減少明年的收入增長預測,指出該公司在越南南部的80%製鞋工廠因疫情關閉,製衣廠房也有近一半停工,導致公司生產進度推遲10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