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劉凝哲 北京報道)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11月3日在北京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新中國飛機設計大師,飛機空氣動力設計奠基人顧誦芬,中國科學院院士、國際著名核能科學家王大中,共同獲得2020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值得一提的是,香港科研界在本屆科技獎勵中表現亮眼,共有6項涉港項目獲獎,其中香港中文大學于君教授主導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相關肝癌自然史、發病機制、診斷和防治研究》,香港科技大學吳宏偉教授主導的《狀態相關非飽和土本構關係及應用》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64個項目、10名科技專家和1個國際組織。除顧誦芬、王大中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之外,還評選出國家自然科學獎46項,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44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1項,其中一等獎3項,二等獎58項;國家科技進步獎157項,其中特等獎2項,一等獎18項,二等獎137項。

國家科技獎是中國最權威、最受矚目的科技類評選,香港科研團隊在歷年國家科技獎中都有「斬獲」。在2017年度港科大唐本忠團隊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後,2018年度、2019年度都是香港科研團隊獲獎的「小年」。2020年度,香港科研團隊收穫滿滿,兩項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展現出香港在基礎科學研究領域的實力。

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相關肝癌自然史、發病機制、診斷和防治研究》項目,全部由香港中文大學完成,項目由于君教授主導,參與者包括黃煒燊、陳力元、張翔以及港中大前校長沈祖堯。于君此前曾在該領域發表多篇相關論文,被認為是給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誘發的肝癌治療提供了新的方向。

香港中文大學于君教授主導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及相關肝癌自然史、發病機制、診斷和防治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圖為于君教授。(資料圖片)

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的《狀態相關非飽和土本構關係及應用》項目由港科大吳宏偉教授主導,參與者包括香港大學李焯芬教授、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戴福初教授以及趙仲輝教授。吳宏偉教授參與的「深大長基坑安全精細控制與節約型基坑支護新技術及應用」曾獲得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港科大吳宏偉教授主導的《狀態相關非飽和土本構關係及應用》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圖為吳宏偉教授。(資料圖片)

除香港科研團隊主導完成的項目外,四個香港學者參與的項目亦在本年度獲獎,展現出兩地科技交流不斷加深的趨勢。香港大學王焰參與、由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徐義剛研究員主導的《峨眉山大火成岩省與地幔柱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的《高密度高可靠電子封裝關鍵技術及成套工藝》項目,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提名,華中科技大學、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共同完成。

此外,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的《糖尿病免疫診斷與治療關鍵技術創新及應用》項目,由湖南省提名,由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香港大學等共同參與。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的《中醫藥循證研究「四證」方法學體系創建及應用》項目,由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提名,由北京中醫藥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等共同完成。

責任編輯: 于丁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