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朗頂極目閣。作者供圖

江 鄰

拔地凌空一道樑 秋來煙雨伴斜陽

遙看碧水飛橋渡 遊目高天大雁翔

但得蔭深蟬語急 不辭徑遠老茶香

問君登頂憑欄意 朗朗乾坤映海塘

這座山為什麼叫塘朗山,「塘朗」二字作何解?我問過朋友,查過度娘,終究不得要領。比較靠譜的解釋:塘朗是嶺南方言,「塘」指一片靜止或緩流的水域,「朗」原為「䓣」,指靠近水域的平緩高地,塘朗即水邊高地。

所以,塘朗山並不高,主峰海拔431米,即使在沿海低山丘陵地帶也是不起眼的。但它地處中心城區,一道綠色山樑,在南山、龍華、福田三區交界處,從一片海灣湖泊和街道樓群中拔地而起,便有了木秀於林、鶴立雞群的感覺。

登塘朗山有多條路徑。我們選擇了從龍珠門進山,沿登山步道,經百尺天梯,直達山頂。一路上忙着打理腳下的石階,難以分心周邊景色,只覺綠蔭森森,鳥語花香不絕。待得登頂,孤峰聳峙,四周景致撲面而來,嘆為觀止。塘朗頂上有一亭,名極目閣。由此觀景,東西南北各有生動之處,山、水、城融為一體。

以城而論,鳥瞰福田、南山、寶安、龍華、龍崗、羅湖各區,新樓舊宇高低錯落,車水馬龍遊弋其間;深圳大學城、留仙洞戰略性新興產業總部基地、深圳灣高新技術產業園、後海總部基地盡收眼底;遠處是蛇口前海片區和寶安、羅湖中心區,以及香港的流浮山、天水圍、落馬洲等地。

就山而言,目之所及除了腳下的塘朗諸峰,近有梅林山、陽台山、筆架山、大南山,遠有雞公山、梧桐山,還隱約可見香港的青山、大帽山、八仙嶺,千峰爭翠,綿延起伏。

當然,塘朗山最值得稱道的,還是環繞四周的水景。東臨梅林水庫,北依長嶺陂水庫、西瀝水庫、鐵崗水庫,西望珠江口,南及深圳灣。盈盈碧波萬頃,繚繚水煙一色,潑染出無盡的浪漫。

深圳為了建設面向世界的生態家園,啟動山海連城計劃,打造「一脊一帶十八廊」城市生態骨架。「一脊」指貫穿深圳東西部、綿延百餘公里的綠色山脊,通過多樣化的生態長廊,把自然保護地、森林公園、郊野公園、湖泊水庫等串聯起來。「一帶」是以深圳河為主脈,從東到西連接大亞灣、大鵬灣、深圳灣、前海灣直至珠江口,形成匯聚海灣、半島、濕地、沙灘的濱海生活帶。「十八廊」包括八條山廊、十條水廊,打通兩大山水主脈之外的眾多較小山體和水體,讓市民在漫遊徑上體驗山、水、城變幻的風景。

可以看出,塘朗山是山海連城計劃和「一脊一帶十八廊」的一個重要節點。為此,市政府擬建造塘朗山郊野公園城市看台,坐山擁海,既可觀賞灣區大都市的摩天樓宇簇群和城市天際線,又能看到山海相依風光和自然保護區的紅樹林濕地,為深圳打造一張「全球標杆城市」新名片。

極目遠眺,飄逸的港珠澳大橋把深圳灣變成了內陸湖。環灣一片多姿多彩的世界,有山嶺起伏,有公園綠道,有居民區,有寫字樓,宛若自然和歷史的陳列館,述說着深圳河兩岸的滄桑。前海深港合作區的商務樓宇,香港天水圍的社區建築,連同海灣裏成片的海水養殖漁排,一起湧到眼前。你不由得不感慨,從當年的逃港潮到今日深港雙城故事,生動的現實告訴我們一個常識:發展是第一要務,萬事以民生為本。

正看得投入,想得出神,一簾煙雨在深圳灣上空形成,由南而北朝我們飄來。眼見香港上空已是烏雲密布,深圳這邊還是麗日朗照。但很快,我們也感受到噼噼啪啪的雨點落到身上。大家並不忙着避雨,反而有些興奮,聽見有人調侃:這雨是從香港過來的呀,需不需要21天隔離?

同一座山,有不同的上山路徑;同一條路,有不同的季節,乃至不同的心情。這便有了一山多景,一景多面。當其時,滿城風光盡收眼底,若就此下山,也當心滿意足了。然而,塘朗山之妙還不止於此。從塘朗頂往東,是一條長約十六七里的茶香徑,通往梅林山。兩山相連,似一道綠色屏風立於新舊城區之間。兩山銜接處稍呈凹狀,使整個山形如大鵬展翅,氣勢龐然,動感十足。

茶香徑以石階為主,修葺得很好,標距柱指示明晰,沿途設有休憩小亭或石台石几。漫山油茶樹,散發出淡淡清香。雨偶爾還下,但每次雨腳都收得很乾淨,煙雨與麗日交替,別有一番風情。山路雖然蜿蜒起伏,但大致平緩,宛如一個移動的觀景台。身處其間,能讓你充分感受深圳這座獨一無二的城市,領略它青山綠水掩映的繁華,只知其美,不覺其累。

行程的最後,是塘朗山與梅林山分界處的一段青石路。天空又下起雨來,青石路面有些打滑,但並沒有影響大家的興致。路旁有殘存的鐵絲網,是當年所謂「二道關」即深圳經濟特區與寶安縣之間長達90多公里邊防線的遺蹟。這條青石路原本就是當年的巡邏道,以攔截私自入關者。起步處有一面水泥斜坡,上面凌亂地畫着幾幅塗鴉作品,行筆稚嫩,色彩斑駁。看旁邊路牌,「塗鴉牆」已作為一個正式地名標出,想必年頭不短了。

一路走着聊着,雨不知不覺停了。碧空新洗,天藍雲白,一片透亮。樹的綠,花的紅,高樓林立,甚至能看出細部的脈絡。到了終點梅林水庫,但見艷陽高照,波平如鏡,青山倒映。大壩上鐫刻着古今詩詞楹聯,其中有一首清代才子袁枚的詩,倒是與此情此景頗為吻合:

江到興安水最清 青山處處水中生

分明看見青山頂 船在青山頂上行

看着煜煜生輝的梅林水庫,我又想到塘朗山這個名字。「塘」為聚水之地,而水為財。由「䓣」而來的「朗」,意為月色明亮,常用來形容光線充足,如天清氣朗、豁然開朗,又形容聲音大,如朗讀、朗誦。如果依「朗」的本義,把塘朗山視為深圳的象徵,觀其臨水積壘、拔地凌空之勢,是否預示着走過40年不平凡歲月的經濟特區,如今又迎來粵港澳大灣區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新定位,三區疊加驅動,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光線更足,聲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