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李斯哲報道:「欠醫生、輪候長、睇病難」是香港醫療三座大山的前世今生,本港公營醫療專科門診輪候時間好似排公屋一樣愈排愈長,部分穩定候新症輪時間甚至以年計,病人等得痛苦,醫護同樣也覺得做得辛苦,直接影響醫療服務的質素。據政府推算,到2030年本港將缺少約1600名醫生,但更重要的是現時全港約九成病人由公營醫療系統照顧,但九成醫生都是私人執業,除了整體增加人手,公營系統要如何留住醫生呢?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就此進行多方深入調查,訪問各界人士,希望尋求解決良方。

「欠醫生、輪候長、睇病難」是香港醫療三座大山的前世今生。(中新社資料圖片)

求診人數激增 醫生人手嚴重短缺

根據政府資料,公營醫療醫生人手短缺尤其嚴重。2020年醫管局和衞生署欠缺共710名專科醫生和準專科醫生。2020至2021年度,醫管局專科門診求診人次達747萬,較十年前﹙2010至2011年度﹚增加約84萬。而病人住院 (包括住院及日間住院服務)人次由十年前的766萬,增加至2020至2021年的820萬。需求極殷切的專科﹙如內科和眼科﹚的例行類別個案輪候時間均超過兩年。衞生署的兒童體能及智力測驗服務有十個專科醫生空缺 (空缺率為40%),以致在2020年,只有約65%的新症可以在六個月內完成評估,遠低於90%的目標,情況令人憂慮。

香港目前每1000人口有2名醫生。(大公文匯全媒體資料圖片)

隨着本港人口急速老化,以及市民對公營醫療服務的需求持續上升,醫生人手短缺的問題若不解決,受苦的只會是廣大市民,尤其是基層和長者。以人均醫生比例而言,香港目前每1000人口有2名醫生,遠遠落後於其他先進經濟體,包括新加坡(2.5名)、日本(2.5名)、美國(2.6名)、英國(3.0名)和澳洲(3.8名)。

食物及衞生局進行的「醫療人力推算2020」(以2017年為推算基準年)顯示,根據本港人口結構變化推算醫療服務需要,醫生人手由目前到長期均會持續短缺,到2030及2040年,分別會短缺1610名和1949名醫生。

改善人事制度緩解前線醫生壓力

香港醫務委員會執照委員會副會長、香港醫學會九龍西社區網絡主席唐繼昇表示,由於公立醫院工作壓力太大,每年要流失300至400名醫生,當中大部分是中層骨幹,「他們對於自己的醫術有自信,很容易就跳槽前往私營機構,而年輕的醫生由於需要累積經驗,則會選擇留在公立醫院,導致公院醫療服務水平參差,訓練新人的重擔則落到仍留守的中層醫生,導致他們工作更加辛苦,壓力更重。」

香港醫務委員會執照醫生協會副會長唐繼昇。(大公文匯全媒體資料圖片)

「公院醫生流失,醫管局要想辦法止血,改善公院工作環境是首要目標,要多聆聽前線中層醫生的意見。」唐繼昇表示,公立醫院醫生的工作和資源存在一定錯配,如何平衡高層醫生與前線醫生的工作量,是醫管局要考慮重要問題。他解釋,很多時候高層醫生做着大量的行政工作,臨床服務則由最前線的中層醫生負責,導致他們承擔相當大的壓力,而在高壓之下會有出錯的幾率,導致醫療事故,對於病人和醫生來說都是不能接受,而且長此以往,許多醫生會頂不住壓力,而離開公立醫院。

立法會最近通過的《2021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包括容許在海外認可醫學院畢業及註冊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取得專科資格後,在本港公營醫療機構做滿五年,可免試在港特別註冊,並進一步放寬至已持有本港醫專認可專科資格的非香港永久性居民,希望藉此紓緩公營醫療系統醫生人手不足問題。

政府日前公布《2021年醫生註冊(修訂)條例草案》。(大公文匯全媒體資料圖片)

唐繼昇表示支持政府推出政策緩解公院醫生短缺,但認為此舉作用有限,「其實類似的計劃很早以前就有,多年來只有幾十個醫生參與,吸引力有限,但過去十年公立醫院流失醫生近4000人,若是有心回來執業,早就回來了。」他建議,政府可加強公私營醫療合作計劃,增加不同項目,緩解門診和手術的壓力,而且要在引入海外醫生計劃的3至4年後,檢討和評估免試的作法,會否對現有的考試制度造成衝擊,能否幫助香港市民。

立法會議員麥美娟表示,醫管局要尋找方法提振工作士氣。(大公文匯全媒體資料圖片)

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委員麥美娟則認為,除了法例上,還要多管齊下緩解公營醫療系統壓力,例如許多有經濟能力的市民由於私營醫療費用過高,也會選擇公立醫院,政府可設立一些中等價位的私家醫院,分流一部分市民。在制度上,她強調,醫管局要尋找方法提振工作士氣,「工聯會收到許多會員對公院的人事制度感到沮喪,無法挽留人才,如何完善人事制度,令前線員工得到適切支援,也是政府要認真思考的問題。」而在擴大公私營合作上,她則建議政府要慎重考慮,確保公院醫生不會因私營機構的利益誘惑,而造成更大流失。

加強基層醫療服務  傳播健康資訊

其實公立醫院輪候時間過長,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但很多病人其實毋須專科診治或入院。本港過去一直想推動基層醫療,做好把關角色。現屆政府會設立七個地區康健中心,之後會推廣到另外11區,充當基層醫療服務的樞紐。有智庫在2019年引述本地研究指,政府每投放1元到社康護理,可以節省8.4元急救護理開支。

香港社區醫療教育服務務協會、香港中國企業協會(上海企業分會)積極響應「中企服務進社區」活動。(大公文匯全媒體)

香港社區醫療教育服務協會主席郭彥麗認為,社區醫療服務、公私營合作等機制能夠發揮一定作用,但更關鍵政府還是要多宣傳健康資訊,傳播健康飲食生活習慣,增加長者體育和文化活動,例如設立老人大學、文化中心、義工組織等,多方面提升他們的生活質素,「老人家身心健康,求醫的幾率都會少很多。」

據悉,政府正着手全面檢討基層醫療健康服務及管治架構,目標在今屆任期內發表相關可持續發展藍圖。食衞局局長陳肇始指出,本港基層醫療服務「不足夠、不全面」,以致很多市民視急症室、專科門診為「醫療第一站」,加重公營醫療的服務壓力。現屆政府致力構建以地區為本的基層醫療健康系統,根據地區為本、公私合營、醫社合作3個原則,循五大方向着手,包括整合服務、融資安排,另有強化監管、增加培訓和數據監察,提升港人健康,紓緩醫管局壓力,當局會盡快推出諮詢。

責任編輯: 于丁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