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宣宏雁 香港友好協進會發展基金主席團常務主席

青年是香港的未來,如何在學校教育層面推動國民教育,幫助學生建立正向思維,對青年發展至關重要。特首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提出,在中小學聚焦推進國民教育及國家安全教育,並就教師專業操守和發展提出多項新措施,以進一步提升教育質素。有關建議目標明確清晰,並顯示出特區政府對國民教育的重視和承擔,值得肯定及支持。

在過去一段長時間,香港基於歷史背景等因素,在國民教育上存在缺失,以致部分年輕人的國家觀念薄弱、缺乏國家安全意識和國民身份認同,種種弊病在修例風波期間表露無遺。所謂「大破過後謀大立」,香港國安法實施後,社會秩序已恢復穩定,如何在香港青少年中深入開展愛國主義教育,使年輕一代有愛國愛港的胸懷、有維護國家安全的決心,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是刻不容緩的重要工作。

施政報告提出在中小學加強與國民教育有關的學習元素,教育局早前就學校升掛國旗及舉行升國旗儀式發出指引,明年起中小學逢上學日、元旦日、七一及國旗日須升掛國旗,並於每星期舉行一次升國旗儀式,有關指引可讓學校有所依循。須知道,莊重的升旗儀式包括一系列的國情教育,包括認識國旗、升旗禮儀、摺旗程序及奏唱國歌等,參與的學生從尊重國旗開始,從而進一步認識國家歷史,有助培養下一代的國民身份認同、價值觀和公民意識。

讓「愛國者治教」落實到位

施政報告提出以加強教師專業操守和培訓為優先工作,同時要求由下學年度起,公營學校新聘教師必須通過基本法測試方獲得聘請,有關措施可讓新教師對基本法和國安法有更深入認識,有利日後課堂教學及引導學生,重建社會對教育界和老師信心。期望教育局能夠加強對學校的支援,包括鼓勵學校舉辦工作坊,加強有關憲法、基本法、國家安全教育及教師專業操守的培訓,並提升師生的媒體和資訊素養,慎防網上虛假資訊帶來的不良影響,以正本清源。

當然,推動國民教育是一項長遠工作,要實現「愛國者治教」和「愛國者育人」,政府還需要深入開展多方面工作,包括支持愛國愛港團體辦學,並與相關團體持續合作,在教學、師資培訓、課外活動及與內地青少年交流等項目上保持緊密往來;政府亦需要推動各學校由上而下全面落實國民及國家安全教育,確保各個辦學團體由愛國者領導,整體教師亦必須以愛國者為主體,讓「愛國者治教」落實到位。

長遠而言,政府要推行由小學至大學的法治教育,以確立學生的國家憲制概念和法治意識,當局可邀請兩地的教育界及法律界專家,共同探討及設計相關課程內容;也建議政府在中小學積極推廣普通話,讓學生自幼認識中華文化,了解國家的大局思維。

正如特首林鄭月娥所言:「個人品格、國民身份認同的教育必須從小朋友做起」。因此教育界、政商界、民間團體應密切合作,積極引導香港年輕人把激情用於正道,增加他們的國家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辦學團體亦要注重青年人才培養,進一步推動青年認識國家、熱愛國家,主動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只有在穩定的社會環境下,香港才能更專注於經濟民生事項,讓市民安居樂業,讓青年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