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張帆)「一帶一路」與「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本屆世界中國學論壇中外嘉賓熱議的話題。記者從「多彩的文明 共同的命運」分論壇上獲悉,「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至今8年,整體投資已接近5000億美元。沿線國家湧現出近500個得到官方認可的「一帶一路」園區,並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帶來積極作用。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長、復旦大學一帶一路及全球治理研究院執行院長黃仁偉教授19日介紹,經過了近5年的快速發展,「一帶一路」建設正呈現出數字化、低碳化和民生化等新特點。

黃仁偉教授表示,「一帶一路」建設正呈現出數字化、低碳化和民生化等新特點。(張帆攝)

「中歐班列」大幅增長

黃仁偉說,近年來「一帶一路」沿線的陸路運輸大幅增長。大家已經熟悉的中歐班列,每年的班次都會翻番,現在年往返在20000列左右。早期,大部分列車是單向滿載前往歐洲然後空車回來,現在回程的滿載率也達到了九成。此外,受疫情影響,不少以往走海路和空運的歐洲貨物也轉而選擇鐵路運輸,比如歐洲產汽車。

同時,隨着疫情影響的持續,數字「一帶一路」也得到蓬勃發展。還有很重要的一個特點是,早年中國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投資,基本集中在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領域,而近年來則更加注重民生項目。黃仁偉說,一些動輒幾十億美元的項目建設周期長、體量大,但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關係好像不大。因此,最近的投資開始偏重社會效益,一些建設周期短、投資相對較小的項目如醫院、學校、體育場館等大量開建,讓當地的人民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此外,吸取了抗疫的教訓,在很多地方也提前布局了公共衞生項目,這一切的努力都使得一條健康的絲綢之路正在慢慢形成。

兼顧綠色可持續發展

黃仁偉還特別指出,建設綠色絲綢之路也是近年來的新趨勢。曾經我們大量的產業出去,並沒有考慮碳排放等問題。但最近中央已經提出了「低碳」的最新要求。未來將不在海外投資開發煤礦,以及用煤做燃料的其他產業。這將對世界起到標杆作用。與此同時,還要增加清潔能源的投資,風能、太陽能、水能,甚至於核能。

專家指出,事實證明,「一帶一路」倡議非常具有前瞻性。當年提出這一倡議時,並沒有預料到會發生新冠疫情、也沒有預料中美貿易糾紛,而在世界經濟頹勢仍未緩解的當下,唯有「一帶一路」的建設和發展還保持着上升勢頭,並成為整個世界市場的補充和中國對外投資的新增長點。未來這樣的發展勢頭還將持續。如果說,上一輪的全球化是資本的熱錢流動,那麼這一輪全球化重在實體經濟一體化和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在這其中,中國將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責任編輯: 于丁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