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記者 劉凝哲 酒泉報道)北京時間2021年10月16日零時23分,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按照預定時間精準點火發射,約582秒後,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天和核心艙和天舟二號、天舟三號組合體已進入對接軌道,滿足與神舟十三號交會對接的任務要求和航天員進駐條件。16日早晨7時左右,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的方式,首次徑向停靠太空站,即「徑向對接」,屆時中國太空站將實現核心艙、2艘貨運飛船、1艘載人飛船共4個飛行器組合運行。三名航天員進入天和核心艙,開展長達六個月的太空生活,完成太空站關鍵技術驗證及建造任務。

15日20時許,東風航天城的民眾們開始向問天閣廣場聚集,他們舉着鮮花、國旗以及為航天員加油打氣的橫幅,一路歡聲笑語,為航天員們壯行。21時40分許,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乘組出征儀式正式開始。在人們的歡呼聲中,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三名航天員依次走出問天閣。

在軍樂團現場演奏的雄壯樂曲中,三名航天員身着特製的航天服,面帶微笑、步履沉穩,並向着歡呼的人群招手致意。航天員們走到話筒前,正面向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太空站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總指揮長李尚福。神舟十三號任務指令長翟志剛莊嚴行軍禮,向李尚福報告:「總指揮長同志,我們奉命執行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準備完畢,請您指示!」三人隨後莊重地念出自己的名字。

「出發!」隨着李尚福一聲響亮的指示,三人同時高聲回答:「是!」三名航天員再次莊重敬禮。軍樂團再次奏響《歌唱祖國》,現場熱烈的氛圍達到頂點。

在現場民眾高亢的歌聲中,三名航天員再次揮手向人群致意,然後走向轉運車,向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和神舟飛船所在的發射塔架駛去。他們為期六個月、將創造中國載人航天更多新紀錄的太空站之旅即將正式啟程。

● 10月16日,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 新華社
●10月15日晚,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乘組出征儀式,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廣場舉行。翟志剛(右)、王亞平(中)和葉光富即將開啟為期6個月的飛行任務。 路透社

適應不同構型和不同停靠狀態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表示,為適應太空站組合體不同構型及來訪航天器不同停靠狀態,實現與太空站前向、後向、徑向交會對接和分離,科研團隊設計了新的交會路徑和繞飛模式,增加了繞飛、快速交會對接、徑向交會對接各項功能。神舟十二號在返回前,完成了與太空站進行徑向交會的驗證工作,此次神舟十三號將首次與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天舟三號組成的「一字構型」組合體完成徑向交會對接,是對我國航天器交會對接能力的又一次完美展示。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太空站天和核心艙完成徑向交會對接之後,停靠時間將由神舟十二號的3個月延長到6個月,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將執行180天組合體長期駐留任務,這將是中國迄今為止時間最長的一次載人飛行,將首次考核並驗證太空站任務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能力。

●神十三航天員進行飛行任務。 視頻截圖

開展太空站組合體管理等應用

為適應太空站複雜構型和姿態帶來的複雜外熱流條件,滿足超長「待機」的要求,科研團隊對返回艙、推進發動機和貯箱等熱控方案、船站併網供電方案進行了專項設計,使飛船具備了供電、熱環境保障的適應性配套條件。此外,先期到達的天舟三號貨運飛船攜帶了可供長期駐留使用的生活物資,為航天員提供充足「後勤保障」。在後續駐留過程中,航天員將進一步開展太空站組合體管理、再生生保試驗、在軌維修等技術驗證和應用。

●民眾舉着鮮花、國旗,為航天員們壯行。 路透社

太空站應急救援 具8.5天應急發射能力

中國太空站即將進入運營階段,如何保障安全運營問題備受關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林西強表示,如果遇到極端情況,若太空站停靠的載人飛船發生不能安全返回的故障,將組織實施應急救援飛船的快速發射,與太空站對接,確保航天員可及時乘坐應急救援飛船返回地面。據介紹,目前運載火箭與載人飛船都具備8.5天應急發射進行太空救援的能力。

長征二號F遙十四火箭已經在垂直總裝測試廠房備份。網上圖片

載人火箭「一主一備」

自神舟十二號任務起,長二F火箭都將採取「發射一發、備份一發」及「滾動備份」的發射模式,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總設計師容易介紹說,這就是太空站任務階段對火箭系統提出的一個常態化的要求,「所謂滾動備份就是這一次它是備份,下一次它就是主份。那麼我們遙十三火箭在遙十二任務裏面,作為遙十二火箭的備份出現的,那麼這一次該它當上主角,它去發射神舟十三號飛船。」與此同時,在垂直總裝測試廠房裏面,已經有一發遙十四火箭作為它的備份箭在那裏停放了。

飛船「發一備一」

神舟十二號發射時,神舟十三號就已經處於隨時待命狀態,可以在短時間內承擔應急救援任務。現在神舟十三號即將發射,神舟十四號又已經隨時待命了。因為太空站階段航天員在軌飛行時間長,安全隱患風險增加,因此,為應對可能出現的突發狀況,採取「發射一發、備份一發」的滾動備份發射模式,可以為航天員的生命安全加上「雙保險」。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總工程師鄭永煌說,如果太空站跟停靠飛船同時出現問題,航天員又需要緊急返回地球的時候,就需要用應急救援飛船發射上去,把三個航天員接回地球,但是載人航天飛船發射以來,從未出現過這樣極端的情況,萬一出現了,我們也有信心,有能力能夠把三名航天員接回地球。

雙工位總裝「滾動備份」

早在1992年載人航天工程立項之時就同步建立了「滾動備份」發射模式。為此,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垂直總裝測試廠房內建造着雙側總裝平台和兩個活動工位,來應對兩枚火箭的組裝測試工作。

神舟飛船運抵垂直總裝測試廠房。視頻截圖

「顏值高 能力強 協作好」 黃偉芬讚超強三人組

「神舟十三號三人組就是顏值高、能力強、協作好!」談到三位航天員,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研究員黃偉芬的愛才之情溢於言表,她評價說,翟志剛幽默開朗,操作能力極強,也特別善於學習、善於總結,親和力很強;王亞平是執着堅韌,非常細心,團隊協作精神非常好的航天員;葉光富執行能力很強,特別能吃苦耐勞,也很細膩。「三個人有各自的特點和優點,他們的組合是非常好的,相信他們一定能完成任務」。

在距離神舟十三號發射不足8小時之際,黃偉芬在火箭發射塔架前接受了香港文匯報專訪。王亞平即將成為中國太空站的首位「女主人」,同樣作為女性,黃偉芬坦言,「非常高興,非常興奮,非常激動」。她說,王亞平已在神舟十號任務中有過精彩的表現,她作為中國的首位太空教師完成了首次太空授課。「神舟十三號的任務更加艱巨,但我對她完成任務充滿信心。」黃偉芬說。

黃偉芬分享中國航天員訓練情況。 香港文匯報 記者劉凝哲 攝

熟練醫學技能 掌握放鬆方法

神舟十三號飛行的任務期長達半年,這也是中國航天員前所未有的挑戰。黃偉芬說,在失重環境下,航天員的心理、骨骼以及心血管系統,都可能有不利影響,所以要求他們在空間站進行鍛煉,保障長期飛行對身體的影響。考慮到長期飛行,航天員們可能會生病,地面還為航天員在醫學檢查和處置方面採取多種措施。例如,太空站上配備有很多醫學檢查儀器,航天員可以在軌進行常規血生化等檢查。此外,太空站還有大量的藥品,航天員也進行了醫學技能方面的訓練,熟練掌握自救技能,一旦生病,就可以進行醫學處置。

長達半年的密閉空間生活,會對包括航天員在內的人類造成很多心理方面的影響。黃偉芬說,在地面訓練中,會讓航天員掌握放鬆的方法。同時,太空站在軌也盡可能地為航天員營造更好的環境。航天員在太空站可以看視頻、電視直播、電影,還可以聽音樂、看書。此外,航天員還可以給家人、戰友和同事打電話,地面也會給他們技術和心理上的支持。此外,地面還為航天員研製了120多種航天食品,盡可能地為他們提供美味可口的食物,讓他們在太空站能夠吃得好、休息好、工作好。

德宇航員推文送祝福:為好友高興 太空見!

15日,德國宇航員馬蒂亞斯·毛雷爾在社交平台發文,為神舟十三號航天員送上祝福。他寫道,「很高興,我親愛的朋友葉光富終於要去太空了,他是在歐洲航天局洞穴訓練的第一位中國航天員。在中國接受海上生存訓練期間,他一直悉心照顧我,王亞平也是。祝你們三位好運!我很快就會去太空與你們相會。」據悉,毛雷爾將於10月底乘坐載人「龍」飛船前往國際太空站。

毛雷爾(左)與葉光富。網上圖片

【花絮】王母手作公仔 陪伴亞平飛行

臨出發前,航天員王亞平在微信朋友圈發了「出差半年……」對這位媽媽航天員來說,女兒是最深的牽掛。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研究員黃偉芬在受訪時透露了王亞平的「隨身寶貝」,是她母親為自己女兒親手製作的一隻小兔子,她會把這個玩偶帶上太空站。王亞平說,這是她女兒最喜歡的玩具,女兒曾童言無忌說道,這是陪着媽媽一起上太空。這細膩的祖孫三代母女情,令人無盡感動。黃偉芬說,航天員上太空都是帶着家人滿滿的愛和祝福去飛行的。

責任編輯: 秦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