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記者 龔學鳴、鄭文迪)施政報告提出發展「北部都會區」願景,開拓房屋和科技發展用地。該份歷來佔地最大的規劃藍圖,橫跨20年發展,政府能否加快土地供應、可否承擔巨額開發土地成本、如何平衡發展與保育等,成為市民及議員的關注焦點。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出席電台聯播及立法會答問大會,回應市民及議員提問時指出,推動「北部都會區」,政府會考慮發行基建債券,並研究讓市民亦可以參與;政府亦會大刀闊斧精簡法定和行政程序,透過修訂城規、收地條例等,多管齊下加速北部都會區建設。

在立法會答問會上,多名議員關注「北部都會區」發展時間太長。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黃國健形容「北部都會區」是鴻圖大計,但令人感覺不太踏實,尤其需時20年發展,希望政府制訂分階段流程時間表,讓議會得知工程進度及讓社會監督。民建聯劉國勳擔憂,北部都會區發展或追不上國家「十四五」規劃、前海擴區後深圳發展的速度,「有沒有辦法透過改革城規或一些審批法定程序,令到10年就可以見到都會區的雛形,15年可以成熟運作?」

精簡行政程序增透明度

林鄭月娥表示,過去兩三年,政府已經致力精簡行政程序,稍後會透過修訂法例為發展「拆牆鬆綁」。她指出,至少有四方面的條例需進一步全面檢視,涉及城市規劃、填海、路政及收地等條例。政府將於明年上半年展開諮詢,希望明年內可以提交修訂條例。

林鄭月娥強調,政府已在「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報告書中,提出改革行政機制及工作流程,大刀闊斧精簡法定和行政程序,希望多管齊下令北部都會區的完成日期能夠縮短,相信相關舉措既可增加工作透明度,也能提升議會監察功能。

至於成本問題,林鄭月娥指「北部都會區」可開拓新的土地價值,「由『冇發展空間』,變到『有發展空間』,所以(北部都會區)係製造財富。」她承認政府暫未做成本上的評估,因為連鐵路走線也未定好;但宏觀而言,無論交椅洲還是北部都會區,「都會係一個會賺錢嘅規劃,香港冇嘢值錢得過土地。」

港深西部鐵路擬引入競爭

議員張華峰問及,政府會否透過金融市場集資,或向市民發行基建債券,滿足發展「北部都會區」的資金需求。林鄭月娥回應說,「答案是『會的』」。她指出,任何大型建設都涉及現金流問題,早期要投入,後期可收成。早期投入其中一個最佳方法是集資,而香港希望可發展為債券樞紐,而兩個項目一定會用最新的環保要求,符合綠債的要求,強調無論交椅洲人工島填海或「北部都會區」的發展,不但不會帶來公共開支的沉重負擔,更可強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林鄭月娥又提到,「北部都會區」以運輸基建先行,社會對此要有長遠視野。她特別提到,香港洪水橋至深圳前海的港深西部鐵路,預計會多建兩個車站,「今日是沒有用途的,開一個流浮山站,但我們一定要走前一點去看這個情況,讓日後不會因為沒有了交通基建,而令當區居民不歡迎我們建多些樓宇,又不歡迎我們帶多一些產業進入。」她認為,港深西部鐵路可引入競爭,政府將逐個審批項目,此舉旨在提升效率,但毋須「為競爭而競爭」。

她又說,政府將在區內推動新產業發展,力求實現職住平衡,相信北部都會區比其他新市鎮更能創造新的就業,其中15萬個職位與創科產業相關。

責任編輯: 梁存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