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新英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周年,在此意義重大的日子裏,香港各界對祖國與香港走向繁榮穩定盡展喜悅之情,亦對中央政府維護香港穩定、令香港社會恢復繁榮安定盡致感激之意。而作為香港選舉委員會第五界別中國僑聯香港地區選委的我,與全港市民一樣,同樣感到鼓舞、幸福和歡欣。

國家富強是民族復興的根基,是人民幸福的源泉。新中國成立後,國家一窮二白,中國人民為建設新生活不懈奮鬥,經過72年飛躍發展,已從根本上扭轉了舊中國衰落的歷史頹勢。令中華兒女尤感驕傲的,是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新中國,讓中國人民的幸福有了堅實的依託,讓中華民族的復興展現出清晰的前景。
與國家同發展、共繁榮
特首林鄭月娥在9月29日「香港新聞界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2周年酒會」致辭時表示,回顧新中國成立的七十多年,縱然曾經面對不少困難、挑戰,但在人民團結一致、多代人努力不懈之下,國家克服了一個又一個難關。當今中國,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名列世界前茅,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顯著增強,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7億多農村貧困人口擺脫絕對貧困,創造了人類減貧史上的奇跡。
香港和內地人親地連,兩地同胞血濃於水,兩地發展息息相關。尤其回歸以後,中央每每於危急時刻,不惜一切代價支持香港,為香港戰勝風險挑戰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幫助。在國家高速發展的過程中,香港既是貢獻者,也是受惠者。隨着國家發展踏上新的台階,香港必須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方能享有無限機遇,與國家同發展、共繁榮。
知責於心、擔責於身
回顧2019年下半年,黑暴、「港獨」分子在外部勢力的推波助瀾下,肆無忌憚破壞社會安寧,更有小部份反中亂港分子,假借新聞傳媒的名義,發放偏頗的報道,甚至捏造假新聞,這些亂象已經達到嚴重危害國家安全的程度。《香港國安法》的制定和實施,以及完善香港選舉制度,讓發展重回正軌。
近年來,大眾傳播媒介更運用其無遠弗屆的影響力。正如香港新聞界慶祝國慶籌備委員會執委會主席姜在忠在會上致辭時表示,作為手握社會公器的新聞傳媒人,應該厚植家國情懷,堂堂正正地做愛國愛港的傳媒人,也應該理直氣壯地辦好愛國愛港媒體,把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自覺融入到新聞工作中,記錄、見證並推動香港發展、國家進步、民族復興。他期待傳媒界同仁們發揮好「粘合劑」、「智囊團」及「引路人」作用,能從國家的大格局、大戰略、大願景中去思考香港的角色,知責於心、擔責於身,為香港的經濟社會建設建真言、謀良策、出實招,作出應有貢獻。
先父徐四民先生創辦的《鏡報》44年來一直秉承「振興中華、誠實敢言」的宗旨,遵循創辦人的辦報原則,做社會的公器、不唯利是圖、誠實報導、匡正視聽,這正正說明,媒體在社會中擔當重要角色,可以凝聚人心。作為有正義感、有責任心的媒體人,應當發揮自身優勢。未來我將與各新聞界朋友繼續發揮專業精神,透過中立客觀的報道和評論,讓香港市民更好了解國家的最新發展和當中的機遇。
共慶華誕 共享榮光
過去兩年,香港社會幾經波折,香港國安法讓香港社會由亂轉治,完善選舉制度讓香港迎來由治及興的新階段、新里程。我擔任選舉委員會第五界別中國僑聯香港地區選委後會本着落實「愛國者治港」原則,希望可以選出真正建設香港的人,開啟良政善治新篇章,選出的領導者可以為香港的管治譜出新氣象。我深深感受到選委們肩負的責任重大,要為香港的發展多出謀獻策,破解社會上的各種困難與矛盾,把香港這個家建設得更好。
放眼未來,國家已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並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闊步前行。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全國人民團結拼搏,當然也離不開香港同胞的共同奮鬥。因此,我們必須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緊緊抓住「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重大機遇,發揮自己所長,貢獻國家所需。
今年國慶對港人來說可謂意義非凡,這是香港社會由亂及治、走向長治久安的首個國慶節。事實上,隨着香港國安法的實施、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落實,香港上空的烏雲漸散,「愛國者治港」全面落實,香港良政善治新未來就在眼前。我深信,香港同胞在融入國家蓬勃發展的脈動中,將不斷增強對偉大祖國的歸屬感、對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我更堅信,有國家作為強大的後盾,有「一國兩制」的成功實踐,香港同胞一定能夠同祖國人民共擔民族復興的歷史責任、共享祖國繁榮富強的偉大榮光!
(作者為香港期刊傳媒公會主席、《鏡報》執行社長徐新英)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