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馬曉芳 北京報道)2021北京國際設計周「城市印跡」創新發展國際峰會28日在京劇行,會上發起了《國際文旅數字化聯合倡議》,促進數字和文旅產業的融合。原文化部副部長周和平在致辭中說,中華文化有着深厚的歷史積澱,是當代進行文化創意、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資源。

周和平指出,應該發揮中華文化資源的優勢,放開眼界、敞開胸襟,向世界學習,「中國的文化產業和相關領域一定能夠走向新的發展階段」,特別是在城市賦能、創新賦能中,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就是最好的賦能。

2021北京國際設計周「城市印跡」創新發展國際峰會現場。記者馬曉芳攝

吉爾吉斯共和國駐華大使巴克特古洛娃·卡納伊姆在致辭中表示,吉爾吉斯是中國的友好鄰邦,兩國的友好源於兩國的根本利益,雙方在政治、貿易、經濟、文化等領域都取得了成就。全球疫情加速了5G網絡、大數據、人工智能新技術的發展,吉爾吉斯有興趣在「一帶一路」框架內,加深數字經濟領域的合作。

中國對外文化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李保宗會上指出,推動中華文化的全球傳播任重而道遠,首先要積极參与文化藝術領域國際交流對話,在全球重要平台亮相發聲,集中力量和資源打造培育真正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優質文化品,加強內容建設,堅持精品戰略,創新表達方式。

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認為,發掘和設計要把保護傳承和開發利用結合起來,賦予中華農耕文明新的時代內涵。打開鄉村優秀傳統文化的寶庫,從中汲取營養,通過創新賦能把傳統文化融入鄉村產業發展中,根據鄉村宜居、宜業的要求,將塑形與鑄魂有機融合。

責任編輯: 許宣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