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文匯網記者 敖敏輝 廣州報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給跨國企業帶來新的機遇,眼下粵港澳受疫情影響通關不暢,也引發相關企業和商會的關注。在28日開幕的2021跨國公司投資廣東年會上,中國歐盟商會副主席賈可尼(Guido Giacconi)表示,大灣區通關不便,給包括跨國企業在內的灣區企業帶來諸多不便,如今疫情趨緩,期待盡快實現通關。
中國歐盟商會於2000年成立,目前擁有1700餘家會員企業,並在9個城市設有7個分會,分別為北京、南京、上海、瀋陽、華南(廣州和深圳)、西南(成都和重慶)及天津。作為在華歐盟企業的獨立代言機構,中國歐盟商會積极參与政策制定工作,為政府建言獻策。粵港澳大灣區是該商會重點關注的區域之一,且會員企業眾多。
賈可尼接受本網記者採訪時表示,商會十分看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不論是在政策還是營商環境,或是政企關係,這裏都比很多區域要優越,十分有利於企業的投資和發展。
「粵港澳大灣區是一個偉大的國家戰略,三地形成的90分鐘經濟圈,是企業成長的沃土。然而,由於疫情原因,現在大灣區的人員等互聯互通遇到了很大障礙,這對於大灣區的整體發展,同樣是一種障礙。」賈可尼說,往返粵港兩地,14天的隔離,對跨國公司開展項目和業務,造成了不小的困擾。
比如,現在外派人員從廣東去香港問題不大,從香港來廣東就需要隔離,所以人才方面,尤其是外籍員工的外派和出行,還是受到了一定的挑戰。
賈可尼表示,期待粵港澳三地能夠盡快實現順暢的通關,也期待看到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少一些疫情的阻礙,發展能夠進一步提速。
責任編輯:
木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