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被稱為「可以喝的古董」,有着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以「越陳越香」彰顯其獨特魅力。國際普洱茶協會(簡稱IPA)之普洱茶文化系列講座,日前以「歲月知味—普洱茶收藏與價值」為題,特邀資深茶人與各地IPA會員,穿越時空,共話普洱茶歷史,分享號級茶、印級茶、七子餅的歷史變遷,助大家提升對普洱茶的鑑賞及收藏水準。

應邀出席的兩位主講嘉賓包括中國茶文化國際交流協會副秘書長、國家級茶藝師資格培訓導師李深;雲南普洱茶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培訓副總監、國家一級茶藝師譚佩。

IPA舉行「歲月知味—普洱茶收藏與價值」雲講座。

身處廈門的李深老師,從普洱茶的名字由來說起,指出普洱一詞首見於唐朝,在明朝萬歷年間,才改稱為「普洱茶」,清雍正七年設立普洱府。史料所見,普洱茶從清代成為貢茶之後,踏上了非同凡響的成長之路。清末民初,各種私人商號茶莊湧現,其中包括流傳至今著名的宋聘號、車順號、福元昌號、同興號、同昌號等,七餅一桶,以筍葉圓筒包裝,這便是現在大家所說的可以喝的「古董」即號級茶。目前號級茶為私人收藏,在拍賣市場多見天價成交。1939年中茶公司成立後,「中茶牌」商標於1951年註冊,紅色「八中茶」、綠印(也稱藍印)「八中茶」,成為備受現代推崇的「印級茶」。二十世紀70年代中期,「中茶牌圓茶」改為「雲南七子餅茶」,從1972年開始沿用至今,成為時下廣為人知的「七子餅茶」。

分享了普洱茶的歷史盛宴,李深老師更與大家簡介了普洱茶常見的「嘜號」,即普洱茶的商品標記和茶葉配方,源於英文的Mark譯音。如常見的7542、7532、7581、8582等,嘜號前兩位數代表年份,第三位代表茶料的級別,第四位為茶廠代碼,「1」為昆明茶廠,「2」為勐海茶廠,「3」為下關茶廠,「4」為普洱茶廠。由於不同年代的普洱茶各具收藏價值,故市場出現造假,手段層出不窮,李深老師強調可多了解普洱茶歷史文化,有助提升自己對普洱茶的鑒賞水平。建議會員購買普洱茶時,到信譽良好的商家或由懂茶的朋友陪同,以避開「假茶」。

李深分享普洱茶的歷史變遷。

譚佩老師在互動環節,回答了大家對普洱茶收藏、升值及家庭存放等問題,令大家獲得更多普洱茶相關實用知識。

譚佩為大家解答有關普洱茶收藏和升值等問題。

據悉,因受疫情限聚令影響,IPA會員活動受限,但近期會長方文權先生亦提供了自己的茶室及茶倉,供會員三五知己品茗分享。值得一提的是,位於香港南區黃竹坑的「雲普發」茶倉,按乾倉標準打造,不僅大量貯藏普洱茶,還有從拍賣市場拍得的「號級茶」、「印級茶」展示,以及極具收藏價值的中期茶和稀缺老茶。茶倉內更設有貴賓會客區,為愛茶之人提供品茗好去處。

位於黃竹坑的茶倉。
位於中信大廈的茶室。
雲普發各款傳統普洱茶和養生普洱茶。

據悉,IPA自今年開始推出「普洱茶文化系列講座」,講座以實用性、趣味性及知識性為主,一月一講,邀請著名茶人、茶專家、茶愛好者,以不同身份及角度解讀普洱茶與身心健康。冀以多種形式推廣普洱茶文化,通過為期一年的系列講座,令會員及市民,對普洱茶有更多的了解,從認識、認同達至喜愛,並從「喝」上升到「品」的精神享受。

從來佳茗似佳人,人生最美識普洱。IPA由天大集團、天大研究院創始人及董事長方文權先生於2017年在香港創立,是一家獨立的非牟利機構,致力推動普洱茶行業健康發展,更好服務社會和普惠大眾;推選優質的普洱茶品牌,為廣大會員和茶友提供專業服務;推廣普洱茶文化,提升普洱茶鑑賞水準,促進香港社會和諧及各國人民友好交流;研究普洱茶的養生保健功效,以及作為文化遺產的傳承及保育等工作。

責任編輯: 之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