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昌鴻)英國智庫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24日在韓國釜山聯合發布了第30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30)》排行榜,紐約和倫敦仍然高居全球金融中心第一、二位,香港和新加坡則都上升一位,分別位居第三和第四位。不過,內地上海、北京和深圳等城市排名則普遍下滑,其中深圳下滑明顯,從以前的第8位跌到16位。
據《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30)》排行榜顯示,紐約762分高居第一,較排在第二名的倫敦高出22分,兩者評分較第29期有輕微下滑。紐約和倫敦仍具有強勁的表現,儘管在過去18個月,工作習慣發生徹底的改變,但這些城市的金融服務業仍能維持着良好的表現。
香港和新加坡分別獲得716分和715分,居第三、四位,這是近幾年來最好的名次,在GFCI28期,香港全球排名一度跌至第五位。因此,有資深金融人士認為,此次香港金融中心排名上升,與國家在香港推出國安法嚴厲打擊亂港分子不無關係,穩定的金融環境自然可以獲得加分。不過香港與新加坡仍然競爭激烈,兩者相差僅1分,但兩者此次評分均較第29期下滑了25分。
此次評分排在前5至10位的分別是舊金山、上海、洛杉磯、北京、東京和巴黎,深圳而下滑至16位。歐洲和美國一些中心大城市較29期排名明顯上升,其中舊金山、洛杉磯和巴黎分別了7、6和15位。而東方城市如上海、北京和深圳則全面下滑,分別較29期排名下降了3、2和8位。
Z/Yen集團稱,此次全球金融中心總體評分下降了12.9(2.05%),雖然變化不大,但這是第三次連續的下跌。這些因素表明,人們對世界經濟仍然缺乏信心。與2019 年的水平相比,整體評級繼續下降,反映了持續的國際貿易的不確定性,新冠疫情大流行的影響,以及地緣政治和地方動亂。亞太地區中心在GFCI 30中的評級普遍下降,尤其是中國多個金融中心的評價不如以前。這可能表明,新冠疫情在該地區產生的經濟收益可能趨於平穩。北美中心在GFCI 30中表現良好,這可能反映了新的樂觀情緒。紐約和倫敦相對強勁的表現表明,疫情背景下,這兩大城市儘管金融服務和工作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但金融行業的表現仍得以維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