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網記者 郭若溪)9月23日,第十六屆中國(深圳)國際物流與供應鏈博覽會(以下簡稱「物博會」)開幕,全方位展示後疫情時代全球物流產業鏈與供應鏈的新技術、新成果、新業態、新氣象,引導物流與供應鏈企業與製造業、商貿流通業深度融合,推動物流與供應鏈行業助力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實現高質量發展。在大會首次打造的外貿人專屬的大促節—「923外貿(跨境電商)大促節」上,匯聚參展商給出優惠力度最大的服務產品,充分緩解外貿企業與跨境電商賣家運費成本貴的問題。

本屆物博會以「雙循環並重,供應鏈制勝」為主題,聚焦「數智化」時代物流與供應鏈管理與服務,對標國際先進標準與創新發展新趨勢,通過展覽展示、論壇交流、企業新品發布會、視頻直播等70餘場活動。展會規模、展商數量均創歷史新高,展會面積高達7.5萬㎡,設置14大核心展區,吸引了國內外30多個國家和地區近2000家參展商。
突出「海陸空鐵」,共享行業前沿理念
後疫情時代,隨着物流業數字化進程加速以及智慧化水平提升,物流與供應鏈的發展有效暢通了國內國際雙循環。未來,該如何更好地依託海、陸、空、鐵多式聯運的物流優勢,暢生產、暢流通、暢貿易,穩定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提升我國物流與供應鏈全球化服務能力和水平,為全球經濟復甦與高質量發展貢獻「中國力量」,這將是重點突破與思考的問題。
據深圳市交通運輸局介紹,物博會期間舉辦的「2021鐵水聯運與跨境運輸論壇——一帶一路中歐班列的機遇與挑戰」「2021國際航空貨運發展高峰論壇」,特邀「海陸空鐵」各細分領域的商業高管、專家學者,共同探索後疫情時代下全球物流與供應鏈行業發展方向和思路。其中,「2021深圳國際港口鏈戰略論壇」今年特邀荷蘭鹿特丹港、德國漢堡港、西班牙巴塞羅那港與瓦倫西亞港、深圳港等全球知名港口大咖出席,圍繞「後疫情時代智慧港口建設加速度」「綠色港口發展」「各港口和航運公司抗擊疫情的經驗教訓」「全球港航業發展的新探索、新路徑」等主題進行討論,分享全球前沿理念與創新舉措。

評論